东山再起的典故概括


………谢安石,是东晋时期一位杰出的宰相。在他正式踏入仕途之前,他曾在东山隐居多年,与王羲之成为了挚友。他们时常相约同伴,一同游山玩水,品酒作乐,生活过得悠然自得。

当时,谢安石被任命为司徒府的著书郎,但他以身体有恙为由,推辞了这一职务。后来,扬州刺史听闻了他的事迹,极力邀请他出山,然而谢安石对此置之不理,依然过着他的隐居生活。

当谢安石的弟弟在外被职务后,人们开始对谢安石产生疑虑,纷纷感慨他何时能出山。人们忧心忡忡,不知道天下将如何是好。谢安石决定离开他隐居多年的东山,步入仕途。那时,他已经年过四十,但他的才干与智慧使得他一路升迁,最终坐上了宰相的位置。

后来,晋文帝病逝,权臣桓温意图独揽,甚至想要篡位自立。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设下鸿门宴,邀请重臣,其中也包括谢安石。席间,他埋伏刀斧手,准备对那些不服从他的人下手。

宴会上,大臣王坦之吓得汗流浃背,而谢安石却依然谈笑风生,饮酒作乐。他的举止仿佛回到了当年隐居的日子。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竟然有意无意地揭示了桓野心,最后竟然成功地说服了他,阻止了他的图谋。

从此以后,谢安石再次名声大振。人们都称赞他沉着冷静、气宇轩昂。即使在万分危急的境地中,他依然能够保持平常心态,泰然自若。他的才干与智慧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