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三道弯有哪些
云南之旅:美食、美景与舞蹈的邂逅
这个假期,云南的魅力在全国范围内大放异彩。不仅美食与美景受到了广泛关注,云南的独特舞蹈形式“打跳”也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许多网友戏谑地表示,来云南之前,或许应该先学习一下这种舞蹈,以便更深入地体验云南人的快乐。
无论是在院落、学校还是田间地头,最近云南人随时随地都能围成一圈跳舞的视频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有网友调侃道:“我该扛点什么才能加入你们的欢乐之中?这突然爆红的‘云南舞蹈’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云南大学舞蹈系副教授黄大广解释道:“在云南,我们称之为‘打歌’或‘打跳’。这种舞蹈并没有特定的舞种,它是根据和地域而异的。比如傣族地区的‘嘎光’集体舞,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还有彝族的‘左脚舞’,以及傈僳族的‘阿尺木刮’等,都是以围圈的形式在节日或婚丧嫁娶等活动中跳的。”
黄大广进一步展示了传统傣族地区的“嘎光”舞蹈,其具有孔雀舞的特点,非常具有典型性。他提到,各地区的“打跳”虽然各具特色,但动作简单,韵律感强,互动性高。用流行语来形容,就是非常“”、很“上头”。
实际上,这种人人都能参与的舞蹈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舞蹈形式——圈舞。黄大广表示:“圈舞是古代人宣泄欢乐、展示愉悦、祈福辟邪的象征。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沧源崖画上,就有围着篝火跳舞的画面。而在我们清代乾隆年间的《踏歌图》中,也展示了打歌的形态。”
现在视频中大家跳的已经是经过改良的版本。黄大广解释说:“虽然有我们少数的元素,但更多地融入了现当代的流行舞,比如摆胯、扭动,还有脚下的一些步伐。”
至于视频中人们手中所持的物品,黄大广表示这并不是传统的要求,而是人们高兴时手舞足蹈的自然表现。“快乐时,人们会用手和脚来表达情感,有时会借助周围的道具来烘托气氛。”
用最朴实的歌曲和最热情的舞蹈,云南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他们的舞蹈没有距离感,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感受这份来自云南的热情与快乐。
记者:马宁 李安斌
编辑:留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