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怎样和动物和谐相处


自古以来,传播疫病的祸首常与野生动物紧密相连。譬如,带有鼠疫的旱獭、引风的犰狳、导致非典的以及传播新冠肺炎的蝙蝠。这些无辜的生物因人类的贪婪与自私,成为了病毒的载体,背负着人类灾难的名。尽管人们明知它们的珍贵与危害并存,但仍旧难以抵挡“”的诱惑,形成了地下交易链,让这些野生动物出现在了本不该出现的地方。

真正珍爱动物的人,会像威廉·亨利·赫德森那样,全身心投入观察鸟类。他沉醉于观鸟的乐趣中,将鸟儿的美丽状态以散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他眼中,花鸟之美都是自然之美,而花鸟之不幸则源于人类的行为。他对那些反对自然状态的飞鸟、制作鸟类标本和圈养鸟类的行为感到反感和痛恨。在他所处的时代,英国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因人类活动而逐渐减少,这令他深感心痛。

在韦尔斯大东侧的护城河旁,有一片风景优美的所在。这里成为了鸟儿们的大本营。郁郁葱葱的常青树丛是红尾鸲的最爱,而石墙外绿草如茵、流水潺潺的景象也吸引着众多鸟类。我常常在此处漫步,并在林间观察鸟类。在这里,我听到了第一批候鸟春日归来的声音,包括棕柳莺、柳鹪鹩、杜鹃等众多鸟类。

四月底时,林鹪鹩开始回到它们的筑巢地。它们身披绿衫,犹如华兹华斯的《绿山雀》中所描述的那样。尽管它们的身形小巧好动,但在叶间飞舞的样子却显得如此优雅美丽。在这里观察林鹪鹩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开始时,它可能隐藏在高高的树冠中难以观察,但随着阳光的温暖和阳光下的昆虫增多,它们会逐渐向低处移动。我曾连续几天观察一只林鹪鹩,尽管我的身影在它看来可能是一个树桩或石头,但它似乎并不在意我的存在。这只林鹪鹩在我身边跳跃飞翔,甚至有时会在我身旁驻足停留。

这只林鹪鹩的美丽和优雅让我深感震撼。它的鲜亮羽色和柔美的曲线让人心动不已,更别说它在树林中的自由飞舞姿态了。显然我在此待了许久的我却被它的好消息给打乱了思路,我和这个独特生灵仿佛能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纽带。西博姆曾这样描述林鹪鹩:“它们来到我们的森林中,身披完美无瑕的羽翼。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的羽毛呈现出柔和的黄绿色,与树梢上未长成的嫩叶的颜色几乎一模一样。”

威廉·亨利·赫德森是一位作家、博物学家和鸟类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鸟类和自然生态,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并广为流传。他不仅热爱鸟类和自然生态,更是多次呼吁人们保护鸟类和自然环境。他是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的创始会员之一,这一身份更是证明了他对鸟类和自然生态的无私奉献和坚定。

我们应当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体。因为无论人或鸟或花或草都蕴生命的美丽与尊严。正如赫德森先生所倡导的那样,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去保护和尊重生命之美和自然之和谐。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共同生存并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