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翻译


张安国(1132年至1169年),字安国,原籍历阳乌江(现今的安徽和县)。后迁居至芜湖,自号湖居士。他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名列榜首。他先后担任承事郎、镇东军判官、秘书省著作郎、礼部员外郎等职务,后升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兼任都督府参赞军事,并领建康留守之职。他曾在平江、静江等地任职,皆有显著业绩。

在一个月华如水的夜晚,过洞庭湖之际,张安国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念奴娇·过洞庭》。此时洞庭青草近中秋,湖面波澜不惊,寂静如镜。万顷湖面上仅他一人驾一叶扁舟,仿佛与天地共舞。月光与湖面相映成辉,银河与湖面共影,内外皆清澈透明。他心中悠然自得,这种美妙的感觉难以言表。

想到自己岭南经年的日子,张安国孤身一人在世间漂泊,然而却以肝胆相照,宛如冰雪般清白无瑕。岁月匆匆,虽然已觉鬓发萧疏,然而他却依旧淡定地航行在茫茫沧海之中。他豪情满怀地吸尽西江之水,以北斗为杯细细品酒,将世间万物都视为宾客。他敲击船舷,独自放声长啸,仿佛忘却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

【注释】此词据传为张安国所作,表现了他卓越的才情和豪迈的气概。乾道二年(1166年),他因故被免去静江府职务后,自桂林北归时路过洞庭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词。洞庭青草是湖南两湖的名称,总称洞庭湖。其“扁舟一叶”等意象则出自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整首词流露出他的人格魅力和壮志凌云的情怀。】

【译文】时至中秋之际,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无风无浪,湖水浩渺如镜面。在这三万顷的湖面上,只有张安国的一叶扁舟在漂浮。月光与湖水相互辉映,银河与湖面共影,整个世界都显得如此清澈透明。他深感人生的美好与壮阔,这种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他在岭南的岁月里,虽然孤独却始终保持肝胆如冰雪般纯洁。尽管岁月流逝,他的豪情壮志依然不减当年。他不仅勇敢地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还积极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刻。他用北斗作酒杯来品尝生活,将万物视为自己的宾客。他在湖面上敲击船舷长啸着,感受着这份美妙的夜晚时光。此时此刻的快乐时光是多么难以忘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