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我在干什么


"六百元月费,体验十年静谧的山居生活,这究竟是否值得?"今年,34岁的瑞宝用她的实际行动为这个问题画上了句号。

在2024年的冬季,马圪当村深处太行山脉,炊烟袅袅升起。瑞宝在雪水煮茶,屋檐下挂着一串串自家的腊肉。她收养的土狗在梨树荫下安然打盹,替代了已故的金毛伴侣。

三年前,她在郑州的豪华公寓里,吞下了抗抑郁的一幕与如今的山居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曾经的瑞宝是人们眼中的都市丽人:高收入白领,热爱自驾游的活力女子。然而连续的熬夜和超负荷工作让她在某天清晨发现梳子上的头发大把脱落。心理医生的诊断书如同一记重锤——"中度抑郁伴随焦虑"的诊断让她光鲜的表面碎裂开来。

当物治疗效果甚微时,"流浪疗法"进入了她的视线。从海南到西藏,她逐一体验了不同等级的酒店,最终停留在农家乐的简单生活中。

在贵州的侗寨里,瑞宝第一次在漏雨的吊脚楼中安睡,却得到了久违的深度睡眠。"那种被虫鸣鸟叫唤醒的感觉,比闹钟的声音温柔一万倍。"这是她对山居生活的最初体验。

到了2023年的春天,经历了爱犬离世的瑞宝来到了陵川县的一处荒废院落前。虽然院落的墙体斑驳,仿佛老人的皮肤,旱厕的气味也刺鼻难闻,但当她看到院角那株百年梨树时,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就是这里了。"

改造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城市长大的姑娘第一次挥起斧头劈柴,虎口震裂的痛楚让她尝到了前所未有的辛苦;面对旱厕中的蛆虫更是让她几天食不下咽;寒冬里水管冻结,她不得不破冰取水。

生活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在粉刷墙壁时,颜料染上了她的病号服,却也掩盖了她手腕上的疤痕;帮邻居收玉米换来的热馒头,比任何外卖软件上的五星餐厅都更让她感动落泪。

瑞宝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用废旧轮胎种花、用快递纸箱制作收纳盒、甚至学会用草木灰处理旱厕的异味。最让村民们惊讶的是,这个曾经连煤气灶都不会用的姑娘,如今竟然能用土灶台做出十人份的大锅菜。

当心理医生在2024年秋天收到瑞宝寄来的山核桃时,她的抑郁量表分值已经恢复正常。而比数据更有说服力的是照片中那张被晒黑的、再不需粉底遮掩的脸庞。瑞宝更是将一句话刻在了梨树干上:“我花费的七万二千块钱不是买了一套房子,而是买回了重新呼吸的。”如今在这个寂静的山村里,瑞宝用山间的清风和满天的星光为自己曾经的疲惫心灵赎。城市的青年们仍在为房贷而计算着利率时,瑞宝却已经在月色下寻得了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