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的名言或诗句
在古老华夏大地上,戏曲舞台的源头竟是田间地头的简易戏台。听闻了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农人们在祭拜土地神后,会戴上神秘的面具,唱起“今年麦子收成好”的俚语歌谣。这便是戏曲的雏形。
后来,穿越时光来到繁华的唐朝,长安城内的戏班子更是将《长恨歌》演绎得催人泪下。当那锣鼓齐鸣,声响震天,就连远在宫墙内的杨贵妃都忍不住偷偷观望。
而今,行走在西安的街,偶尔还能听到老者们唱起秦腔。细心的你是否发现,台下的观众多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年轻的面孔大多只是匆匆拍照留念后便离去。昆曲的境遇更是令人唏嘘,在苏州园林中演唱《牡丹亭》的场景虽被外国游客所知,但我们的年轻人却连“游园惊梦”出自哪部戏都不清楚。
如今的戏曲界,一些艺人为了追求流量和热度,频繁参与综艺、广告等商业活动。但在此我要提醒他们,切勿只顾追求流量而忽视了艺术的本质。看那抖音上的95后小生,将《白蛇传》改编成rap,收获了百万点赞。河南梆子剧团走进小学校园,孩子们学习甩水袖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游戏。这正是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将古老的故事改编成年轻人易于接受的形式。
展望未来,后的孙子辈若问起“什么是京剧”,我们不应只是指着电视上的表情包草率回答。戏曲这棵古老的大树需要新的枝叶来滋养。当你路过公园,听到有人唱起《锁麟囊》,不妨驻足鼓掌。这掌声,是对老祖宗文化的最好致敬。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戏曲这棵老树嫁接上新的枝桠,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为别的,只为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