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食物一览表


春时佳气

立春 - 饮食:春卷与萝卜同食,以示“咬春”。春卷金黄酥脆,萝卜鲜嫩切丝,寓意着新春的生机勃勃。

清明 - 饮食:青团翠绿欲滴,内馅为糯米皮包裹的蛋黄或豆沙,春笋炒虾仁则色彩明艳,虾仁鲜嫩可口。

谷雨 - 饮食:香椿炒蛋绿意盎然,鸡蛋金黄,新茶如龙井般鲜嫩,展现出清新的气息。

夏时序曲

立夏 - 饮食:五彩斑斓的立夏饭搭配樱桃与青梅,饭粒饱满,青梅酸爽。

夏至 - 饮食:凉面佐以黄瓜丝和芝麻酱,令人回味无穷;荷叶糯米鸡以荷叶包裹而成,香气扑鼻。

大暑 - 饮食:烧仙草鲜嫩无比,绿黑相映;绿豆汤则清凉宜人,解暑消热。

秋时佳节

立秋 - 饮食:红烧茄子油润软糯,烤肉焦香四溢。

寒露 - 饮食:蒸蟹橙红鲜亮,肉质饱满;菊花酒则清澈透明,淡雅宜人。

冬日韵味

冬至 - 饮食:饺子皮薄馅足,汤圆则圆润软糯。

大寒 - 饮食:腊八粥食材丰富多样,羊肉汤则浓白醇厚,鲜美无比。

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智慧结晶,它不仅指导了农事活动和生活日常,还反映了四季、气温和物候的变化。以下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范围及其内涵:

春时节气

1. 立春(2月3-5日):春季初见,万物复苏。

2. 雨水(2月18-20日):降水渐增,冰雪消融。

3. 惊蛰(3月5-7日):春雷唤醒冬眠动物。

4. 春分(3月20-22日):昼夜平分,春季过半。

5. 清明(4月4-6日):气温上升,扫墓祭祖之时。

6. 谷雨(4月19-21日):雨水滋润谷物生长。

夏时节气

7. 立夏(5月5-7日):夏季初见,作物生长。

8. 小满(5月20-22日):麦类作物籽粒饱满。

9. 芒种(6月5-7日):麦收稻播之时。

秋时与冬日节气略...

节气的作用与意义

1. 农事指导: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言。

2. 文化习俗:如冬至吃饺子、清明扫墓等传统活动。

3. 健康养生:依据节气调整饮食起居,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理。

节气记忆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古代的智慧结晶,更在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