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唱的流行歌曲


《浙江之声》第六季初露锋芒,四月份的某个晚间,浙江卫视播出了这一季的首期节目。从首期内容看,新一季和过去几季在外观上似乎并没有显著的改变,然而专家点评嘉宾的态度较以往更加平和了。特别亮眼的是王睿卓与吉克隽逸联手演唱的《大山》这首曲目。这次演唱实现了远程对决,也实现了《浙江之声》第六季与浙江卫视原创音乐综艺《有歌》的无缝对接。

在《有歌2024》的舞台上,王睿卓凭借《大山》这首原创歌曲赢得了大量乐迷的喜爱。这首歌迅速风靡网络,成为各大音乐节目中歌手们争相演绎的热门曲目之一。比如,《乘风2025》中,黄英、李晟和叶童三位艺人就共同演绎了《大山》。

回看《浙江之声》第六季的首场舞台,王睿卓与吉克隽逸再次合作,对《大山》进行了重新编排演唱。此举成功衔接了浙江卫视的综艺节目。因《有歌2024》所展现的原创性而广受赞誉,此节目也创作了许多流行曲目。如今,《大山》再次在《浙江之声》中唱响,无疑令众多浙江卫视的忠实观众感到欣喜。

《乘风2025》和《浙江之声第六季》都演绎了《大山》,自然会面临比较。在《有歌2024》的舞台上,王睿卓带来这首原创歌曲时,许多听众为之惊叹。我个人认为,就演唱效果而言,黄英的演绎更胜一筹。黄英的嗓音能够完美融合多种唱法,其中透露出文化的独特“忧郁感”,而这正是许多歌曲所追求的情感表达。

这一点与武侠剧中的情感渲染有些相似。香港武侠剧擅长通过剧情而非演员台词、音乐等来激发观众的情绪。而内地的一些武侠剧则过于注重情感渲染,导致观众的情绪被剧作本身所占据,从而缺乏自我情感的表达。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音乐综艺节目。如果所有的赞美和夸奖都由点评团和现场歌手完成,观众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观众可能会对这种夸夸团的模式产生反感,反而更倾向于关注批评。例如,《浙江之声》第六季首期节目质量不低,但在豆瓣上却收到了大量的差评,这就是观众逆反情绪的结果。

早期的《浙江之声》节目中,点评团敢于直言不讳。有时甚至会出现歌手被批评后反驳的情节,增加了节目的看点,但也带来了争议。浙江卫视过去气度非凡,不惧怕这类争议。但现在似乎变得小心翼翼,害怕出现所谓的“不和谐”因素。点评环节变得尴尬而多余。

对于点评团的嘉宾来说,他们也学会了如何更“聪明”地参与节目。这种“聪明”表现在他们更多地选择用表面的好话来回应,而非真实的评价和批评。这样一来,节目就变得乏味了。(文/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