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视听语言影评


最近我观看了电影《安生与七月》,该片讲述了一对好友安生和七月跨越多年的友情历程。她们在中学时期相识,一同启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人生道路逐渐分道扬镳。我很喜欢片中描绘的安生漂泊流浪的故事,这种题材在华语电影中似乎并不常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对片中的一句对白印象深刻:“25岁之前是流浪,25岁后则被称为浪。”这句话道出了成长后的种种经历和心境的转变。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观点,喜欢旅行、不愿安定的人,甚至去度假工作的人,都被冠以“废青”的称号。在《安生与七月》中,七月与安生以25至27岁作为青春的分界线,仿佛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该稳定下来。在当今社会,年轻人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这条界线是否还那么明确呢?过了这段时间还不去储蓄买房、结婚生子,就一定是“废青”吗?

对于我而言,在我所理解的“流浪”生活中,遇到了许多这样的人群。我在澳洲遇到了一对年迈的夫妇,他们用旅行车环游世界,一生从未安定下来,他们的“家”就是那台旅行车。他们在上分享的旅行故事,活得比我更加有意义。我也曾在波斯尼亚遇到一对新婚夫妇,他们决心环游世界,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在罗马尼亚遇到的一位俄罗斯女生也是一名摄影自由职业者,她用镜头记录着世界的美好。他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家,但他们都相信旅途中总会找到自己的归宿。

在亚洲传统的观念中,我们需要有家、有稳定的家庭才会感到安全。但现实中,有许多人从未有过传统的家。他们的另一半不仅接受他们的行为,甚至还会一同去冒险闯荡。然而有些人会批判这种思想的人为不孝、不负责任等。这些勇于走出舒适区的人所展现的勇气是值得赞扬的。

我反对社会上将持有不同价值观的年轻人标榜为“废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只要他们能够活出自己的美好人生,我们就没有资格去评判他们。

在电影中,安生经历了种种生活的不易,但她的眼界因此而开阔。即使她的人生并不完全如意,但至少她见过世面。而七月则从一开始不理解安生的行为,到最终选择了走安生的路,开始了流浪生活。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无需被年龄或其他框架所定义。最重要的是自己活得无悔。

人生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并好好地生活。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价值观,不要轻易地去评判他人。《安生与七月》这部电影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生的多样性和选择的自由性。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的选择和经历,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