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的现实意义


一个老者般的骑士,驾驭着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决心用他手中长矛刺向旋转的风车。

只听“嚓嚓”的声音,巨大的风车纹丝不动,而代表着骑士自尊的长矛却断裂成两截。骑士仰天怒吼:“你们这些巨大的幻影,逃不出我内心的坚持。”

这位将风车视为妖魔,将自己视为正义化身的“疯狂者”,就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最经典的人物——堂·吉诃德。这出堂·吉诃德与风车的对峙戏码,是小说《堂·吉诃德》中最经典的情节之一。

过去的数百年里,每当人们重温这本书,都会被其中滑稽夸张的情节逗得捧腹大笑。但深入思,你会发现塞万提斯花费十年时间创作的堂·吉诃德并非简单的喜剧角色,其中蕴深刻的哲思。

那个真实的堂·吉诃德,其实是西班牙台拉曼却村一个悠闲的老绅士,名叫吉哈纳。他原本过着牵着猎狗四处打猎的悠然生活,直到某一天被骑士小说深深吸引,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终于有一天,吉哈纳一拍脑门,决定要成为一个游侠骑士。他幻想自己身披盔甲,手握,去拯救世界,之后名垂青史。这个伟大的理想让他激动不已,夜不能寐。

他从老屋的角落里找到了锈迹斑斑的盔甲,精心打磨好自己的和盾牌;花了数日为自己和老马取了新名字;他效仿小说情节,给自己找了一个假想的情人。一切准备就绪后,吉哈诃德装扮起来,兴致勃勃地开始在郊外游荡。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他所想的那般美好。数日下来,他未能遇到展示武艺的机会,心情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般烦躁。一日,他提着冲进一家旅店,将店长视为长官,将女客当作女仆,自己则扮演旅店的护卫。

半夜三更,他身披盔甲,提着在马房巡逻。当他看到一名仆人出来饮马时,误以为对方是歹徒,二话不说便对其拳脚相加。店主无奈只能陪他演完这场戏码。为了尽快打发他离开,店主和旅客们假意给吉哈纳受封骑士称号,并鼓励他云游四海。

然而离开旅店后,吉哈纳内心依旧激情澎湃。他将家中的物品变卖成路费,雇佣了农夫桑丘做仆人。从此以后他开始游历世界、锄强扶弱、见义勇为、逞凶斗勇、大战风车等行为都逐渐展现出来。

他在一片黑夜里悄然离开村庄后便遇到了一个被农场主的小男孩,他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小男孩并指责农场主。他的这种正义感让农场主有些尴尬地听从了他的话。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却愈发地不切实际起来将过路的商队、旅行的游客等统统想象成恶棍并试图用骑士精神来教训他们甚至动用武力来惩戒他们。

尽管有人愿意陪他演戏但他仍然不满足反而时常与他人发生冲突直到他被揍得鼻青脸肿甚至肋骨被踩断了几根也没有放弃他的理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太过用力的做事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反而让人觉得好笑和无奈。

在经历了种种事情后堂·吉诃德渐渐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的家人和朋友决定带他回家带他回到现实的世界里并希望他能回归正常的生活不再为不切实际的理想而执迷不悟了最后在一系列的努力下堂·吉诃德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有多么的不切实际自己需要尊重现实而不能再沉迷于理想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了。

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没有理想但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这一朴素至极的道理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尊重现实世界中的种种限制和挑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稳扎稳打地走向梦想的彼岸。

在1605年因税务问题身陷的塞万提斯开始构思堂·吉诃德的故事并在贫民窟中耗费多年光阴完成了这部作品这也体现了他对正义与勇敢的骑士精神的眷恋与思考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