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上一句


【译文】

孔子针对季氏的所作所为发表评论,言:“他以天子之制的八佾之舞在庭院内奏乐起舞,倘若此类行为都可被容忍,那么还有何事不可被容忍?”

【小识】

【规整之制】

在古代,佾是一种乐舞的行列单位,每行八人便称为一佾。依礼制,天子用八佾之乐舞,诸侯用六佾,大夫则用四佾,而士人只能用二佾。季氏身为大夫,理应使用四佾即由32人组成的乐舞队伍,但他却僭越使用了八佾64人,即等同于天子的乐舞规模。此举实属大逆不道,因此孔子极度愤慨。他言“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不仅是表达他个人对季氏的不满,更反映出他对于礼崩乐坏的深切忧虑。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便将此句翻译为:“如果这种事情都可以狠下心来去做,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狠下心来去做呢?”

古代的礼制,实为一种社会秩序的规范。简单来说,礼制便是各种规矩。这些规矩对于人们的行为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懂”规矩的人而言,规矩显得尤为重要。若无规矩,人们便不知所措,各自为政,社会秩序必将混乱。规矩不仅是一种引导,更是一种约束,特别是对于行使公权力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若无严格的约束,私欲便会膨胀,权力便可能失控,其危害不言而喻。

在规整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应遵循规矩。否则,与没有规矩又有何异?甚至比没有规矩还要糟糕。正如俗语所言:“无规矩不成方圆。”即便有了规矩,却故意它,那便是一种轻视、一种试探、一种展示的行为,甚至是一种。

在单位中,无论是使用多大面积的办公室、出差时居住何种规格的房子,还是哪些物品不可取用、哪些地方不可前往、哪些话语不可说出、哪些事情不可为……这些规矩都是非常具体且不容含糊的。具体到每一个细节,都意味着不容挑战的严肃性。

【草小识:牛膝】

牛膝,其根呈细长圆柱状,有的稍带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度在15至50厘米之间,直径0.4至1厘米。其气味微弱,味道微甜且带有一丝涩感。牛膝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的功效,能引导火(血)下行,还有利尿通淋的作用。临主要用于治疗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等症状。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是一种常用的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