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属于上学期还是下学期


□张华明

每当盛夏时节,家长们便开始精心策划孩子们的暑假日程。不同于平时的校园生活,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有的却比在校期间还要忙碌。据我观察,如今让孩子参加一两个补习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甚至有的孩子会报名参加七八个补习班,使得暑假仿佛变成了“第三个学期”。

在的教育理念中,文武之道讲究的是一张一弛。经过一学期的紧张学习,学生们的身心都已疲惫不堪,急需得到放松。如果暑假依然加重学习负担,进行过度补习,不仅会对学生造成伤害,甚至还可能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反感情绪,最终得不偿失。

深入思发现,家长们让孩子上补习班也有其自身的理由和难处。其中,“三怕”心理尤为突出。第一怕,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由于家长们工作繁忙,孩子独自在家除了完成作业外,看电视、玩手机或外出与同学玩耍时,都存在安全隐患。家长们期望有一个既能助孩子学习又能监管他们的场所,于是各类培训班和辅导班成了他们的首选。

第二怕,担心孩子因暑假时间过长而过度玩耍。部分家长因此选择将孩子送至补习班,不论学习效果如何,至少能让孩子的心思暂时回到学习上。第三怕,担心孩子的学习进度落后。确实有些孩子的某一门课程表现不佳,家长希望通过补习班来弥补不足。

事实上许多补习班并未如广告所宣传的那样让家长放心。有的未经门审批便擅自开办,不具备办学条件;有的学费高昂、教材费用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但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学环境差,没有固定场所,四处“游击”;还有的师资力量薄弱却自称名师,以此吸引生源。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教育亦然。人的成长遵循一定的规律,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时,应深入研究相关问题,按照教育规律来。那么,为何要有暑假呢?这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后的结果,是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需求。虽然让孩子在暑假参加补习班未尝不可,但应以休息为主。实际上,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参与社会活动,这样既能让孩子学到学校和书本以外的知识,又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暑假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它既让学生得到休息和调整,也为下一学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让我们共同努力,别让暑假变成又一个“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