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自然凉 下一句 押韵
小暑节气的知识与习俗
小暑,每年公历7月6~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到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今则热气犹小也。”此时节,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即将结束,而7月11日则进入“头伏”,预示着盛夏的来临。
一、小暑三候
1. 一候温风至:小暑时节,天气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2. 二候蟋蟀居壁:由于炎热,蟋蟀会离开田野,到庭院的墙角屋檐下以避暑热。
3. 三候鹰始击: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是学飞的大好时机。
二、小暑习俗
在小暑这个炎热的节气里,人们有各种消暑的方式和习俗。
1. 头伏吃饺子:小暑节气中我们迎来了头伏,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形似元宝,取“元宝藏福”之意。
2. 吃藕: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
3. 吃黄鳝: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前后的夏黄鳝最为滋补味美。
4. “食新”: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品尝新米。
5. 晒书画、衣服: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尤其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选择“晒伏”,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三、小暑养生
小暑时节,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将开启“上蒸下煮”的盛夏大热模式。此时节养生尤为重要。
1. 平心静气以养心:天气炎热容易让人烦躁不安,平心静气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气血和缓。
2. 饮食清淡宜适量:小暑时节多雨、高温,饮食要注意卫生、清淡且富有营养。
3. 外出防暑备在先:做好防暑工作,避免中暑。
4. 贪凉冲凉要谨慎:避免因贪凉引发身体不适或健康隐患。
四、小暑诗词
古人在诗中也有许多描绘小暑时节的篇章,如唐代的元稹、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都表达了他们在小暑时节的感受和消暑的方式。还有宋代的李重元和杨万里的诗词,以及清代的乔远炳的《夏日》,都从小暑的角度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和感受。
小暑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节气。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我们要注意养生、避暑降温,同时也可以从古人的诗词中寻找一丝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