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盖矣
监委网站——
夏初之际,又是枇杷果实的成熟时期。今日,我们将一起走进枇杷的世界,去探索这个鲜为人知的奇妙果品。
枇杷,别名为金丸、芦枝,因叶片形似乐器的琵琶而得名。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里,它独享独特的成熟时光。与一般春季盛果的果树不同,枇杷在四季中独树一帜,秋季开,冬季绽放白花,春季结子,直至夏季才得以成熟。它被誉为“果中之王”,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是枇杷栽培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的之一。早在汉代,《西京杂记》中就有关于枇杷的记载。不仅如此,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以及汉武帝刘彻的诗中也都提及了枇杷,并对其赞赏有加。在唐代的文学作品中,枇杷更是被广泛描绘于诗中,成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象征。
在江南的初夏时节,枇杷的果实挂满枝头,金的果实与翠绿的叶子相映成趣。杜甫曾在四川的家中种下枇杷树,他的诗作描绘了家中的安宁与恬静。与此宋代的文人更是将枇杷描绘成诗画的常见题材,其中不乏戴复古、归有光等名家的作品。
《枇杷山鸟图》作为宋代花鸟画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画中果实繁盛的景象,还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鸟的神态。《枇杷图轴》则以淡墨勾勒出几片叶子和一撮枇杷果的景象,线条简洁而又不失生动,是明代文人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之作。
夏日的味道,便是这小小的枇杷果带来的鲜甜与酸爽。在诗中、画中、故事中、思念中,我们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它不仅是夏日的味道,更是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寄托。让我们在品味这小小的果子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
枇杷不仅是夏日的一道美味佳果,更是文化的象征之一。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生长过程和文化的积淀,让我们在品味它的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