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普陀山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在普陀山的那些日子
去年夏初,我在普陀山巧遇一对恋人,他们于南海观音殿前默默流泪。原来,他们为朝圣之旅提前一个月做了规划,却因忘带身份证险些被拒于码头之外。这并非个例。作为连续五年造访普陀山的“佛系老客”,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与你们分享一趟完美的普陀山之旅必不可少的“神器”。
记得去年国庆,朱家尖码头每日有数百人因忘带身份证在售票厅焦急踱步。更为令人心疼的是,岛上的公交只收现金,功德箱亦然。我曾亲眼见游客举着手机四处求换零钱,眼看着功德箱就在眼前,却无法献上香火钱,那种失落感,比失恋还要沉重。
之道:
将身份证与一定数量的零钱(包括1元30张和5元10张)放入防水腰包,随身携带。
提前在微信绑定“舟山交通码”,公交扫码的成功率高达九成。
海风似乎总是那么温柔地吹拂,但去年六月,我的一个朋友穿着短袖朝圣,当晚却因背部灼痛难眠。民宿老板戏称这是“普陀山限定皮肤”。岛上的天气更是变幻莫测,上午还是艳阳高照,下午就可能暴雨突袭。
实用装备推荐:
安耐晒小金瓶:黄墙拍照时,不再反光。
天堂伞晴雨系列:轻便到可以放入香袋。
冰丝防晒袖套:跪拜时保护双臂不受热力伤害。
我曾经因为上佛顶山三步一拜而损坏了三双普通运动鞋。而当我今年穿上同款的防滑僧鞋后,感到既轻便又透气,还防滑。甚至有扫地的师父询问我鞋子的购买链接。
私藏清单:
回力经典帆布鞋:与黄墙绝配。
探路者防滑徒步袜:即使日均走三万步也不磨脚。
硅胶护膝:在青石台阶上跪拜时保护双膝不受伤害。
梅雨季节的普陀山,空气湿润得被子都能拧出水来。某次入住的网红民宿中,我打开一个隔脏睡袋时,周围的游客都惊讶不已。次日整层楼的人都在询问我的链接。
佛系生存包内应有之物:
旅行装除湿袋:挂在床头,有效除潮。
折叠拖鞋:替换民宿一次性薄如蝉翼的拖鞋。
速干毛巾:即使海风再大也无法吹干时的救命良品。
记得在去年的法雨寺里遇到了一位香港阿姨,她使用带二维码的功德壳子轻轻一扫就完成随喜供养。那份从容优雅远比传统的直接献钞更加彰显其心志。在各里集印章也成为我的一大乐趣。我已集齐如海天、佛顶顶佛等九枚印章。今年我将继续收集更多的印章。
佛系收藏小贴士:
西泠印社便携印泥:盖印时不会晕染。
故宫烫金宣纸:最适合盖印章的纸张。
防水文件袋:确保墨迹未干时不会蹭花。
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我推荐你们带上这些工具:使用偏振镜能将海水变得如琉璃般透明;补光手机壳让你在大殿暗光下也能拍出清晰的照片;防水手机袋则是百步沙拍浪时的必备良品。去年见过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行李是一位大哥带着整套茶具上山,结果在千步沙摔得粉碎。在此提醒大家:单反相机(日均两万步+暴雨预警)和高跟鞋(鹅卵石路)等物品并不适合这里的旅行环境;而大箱香烛也请留意每个的限制规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