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学出来是干什么的


纯真与早熟:数字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媒介交往变迁

据第54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网民以10—19岁青少年和“银发族”为主。在这股数字化浪潮中,这群新晋网民表现出了独特的媒介交往特征。其中,以“数字原住民”为代表的青少年,正以其高超的化妆技术、解题方法等超凡才能成为网络上的“小孩哥”“小孩姐”,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独特的痕迹。

一、新增青少年的媒介印象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涌入社交媒体,他们的世界正在被数字媒体所改变。在更透明的网络环境中,属于成年人的新奇事物不断冲击着青少年的认知。电子时代改变了以文字为主的符号环境,使儿童和成年人的界限逐渐模糊。这些青少年在媒介交往中呈现出成熟化走向,这种成熟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技能和知识的增长。

二、成熟化走向的多重表现

(一)心态的正负方向

波兹曼提到的天真无邪的成熟表现在青少年越来越成熟的思维和行为上。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年龄超越了实际年龄,这种超越年龄的视野和稳定情绪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青少年在接触过多不良信息时也可能催熟。

(二)知识与技能的超越

在数字媒体时代,由于信息量的倍增和获取的便捷,不少青少年的好奇心被激发,他们在技能和知识上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小谷数学课”等抖音红人,通过发布解题视频,让众多成年人惊叹。还有一些青少年在娱乐化趋势下,成为“网红”,产生“蹭梗”与“造梗”的行为。

(三)模仿与再创造

传统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可塑性被改变,逐渐走向了模式化。但在数字媒体时代,青少年不再仅仅是模仿,他们还延伸出了超越式模仿和创新式生产。许多青少年学会了拍摄化妆、换装转场视频,效果甚至超过了成年人。这类“小孩哥”“小孩姐”在娱乐化的趋势下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跟风模仿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附和娱乐化趋势,打破年龄差异,与成年人共同奔赴在娱乐化媒介社交的洪流之中。

三、青少年成熟化走向的原因

(一)无门槛的社交网络

移动互联时代,社交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事件和观点,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社会的捷径。数字媒介的普及使巨量信息触手可及,加速了青少年的媒介化交往和成熟化。

(二)模糊的社交边界

网络中社交边界的模糊导致一些本应该成年人接触的话题在开放性的网络中,使得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接触这些话题并习以为常。这也在无形中为青少年成熟化创造了条件。

(三)商业化的影响

一些家长在流量和资本等力量挟持之下,不惜靠孩子吸引流量和关注,将自家孩子培养成网红。这使青少年更易陷入成为网红实现“一夜暴富”的幻想之中,从而脱离自我现实,丢失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

四、正负相间的成熟化影响

(一)人格影响

成年人的观点被于媒介建构的传统文化世界之内时往往会压抑自己的个性而趋向于青年的自主性认知变化。青少年走向成熟的认知变化反映了社会成年人的认知进步但也可能导致其自我认知和价值产生偏差影响其长远发展。

(二)消费物欲的膨胀

网络将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以及成年人的互联网交往方式以鲜明的色彩、影像以及有趣的方式展示在青少年面前引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模仿使得消费物欲膨胀将青年甚至整个社会带入媒介消费的漩涡。

(三)社交紊乱的可能性

现代青年在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社交导致其与同龄人的交往日渐减少这种过多的线上“无效社交”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被同龄人遗弃不利于社会的社交平衡。

五、规制与引导青少年成熟化走向

在数字媒体时代作为具有引导性的媒介应当始终以正确的导向引导青少年发挥好媒体传递知识、提供教育的功能引导健康发展。同时平台需要重视青少年成熟化走向正视其负面影响建设及时的、全方位的预警机制规制网络空间让媒体平台健康发展引导正确观念。未来除了媒介的适当引导也需要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下促进青少年的媒介交往健康发展让“小孩哥”“小孩姐”有利的一面发挥正向作用。

综上所述在数字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交往正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