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写父亲的诗歌


父亲纪实

日渐严峻的态度已露头

一句不经意的反驳

便会掀起情绪的风暴

对话常常如同火花般激烈

半天之后才渐平息

我在那里踌躇叹息

日渐的消沉消瘦

那曾经的背影

现今逐渐消瘦如同稻草人

而内心的热情依然燃烧。

由宏,籍贯湖南常德,现居江苏苏州。笔耕不辍,文章频现于《当代作家》、《新观察》等刊物。他的作品,如诗如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点滴。

这首《父亲纪实》由宏所写,诗中分节描述了与父亲的争执。短小精悍的篇章,只取与父亲的冲突情景与心态作为书写重点。这样的叙述,难道真的在描写我们伟大的父亲吗?难道在诉说操劳一生,无私付出的他们吗?这是一种特别的写作手法,直接跳脱了传统的父亲形象塑造方式。其实,这背后涉及到诗歌的写作角度和技巧。

关于父子间的争执,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角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所反映的诗意内涵。此诗通过对父子间矛盾的描述,真实展现了两代人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人们常常提及的“代沟”。是什么导致了这巨大的代沟呢?答案在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今社会从经济到思想,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某种角度看,这种争执正是时代发展的体现,是对社会进步的赞美。

在此诗的末尾,我们看到父亲的身体日渐衰弱,“日渐消瘦,如同稻草人,而内心的热情依然燃烧。”这样的描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的衰老,更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人的辛勤付出、饱经风霜的人生。老一辈人是社会的基石,他们为社会的物质基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是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步伐跟不上时代,就忽略他们、甚至抛弃他们。因为他们内心的热情和能量仍然燃烧着。

此诗是歌颂老一辈人的诗篇,是对社会进步的赞美之词。我们应当铭记他们的贡献,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陈继红,浙江温州人,诗歌爱好者。其诗作在《诗词》、《温州日报》等刊物及网络平台发表。他的诗作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