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我的梦一千字
XXXX年,高考的恢复如春风般温暖人心。
在七八年那个特殊的年代,我的叔叔作为一位已经在农村度过了十年的已婚父亲,他历经重重阻碍,终于在困难中挣得了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而我,则在七九年踏入了高中的殿堂。叔叔和父母常对我言传身教,鼓励我努力求学,以期能顺利考上大学。
我在中学时期的主旋律是以玩乐为主,学识的积累并不深厚。屡次名落孙山,也成为了家常便饭。我曾想,如果当初选择去韩集中学就读,或许我能考上一个中专技校。但生活的无奈在于,无论假设多么美好,它始终只是假设。
进入八十年代,我又一次踏上了高考的征程,但命运似乎依然对我保持着那份距离。而后,我在爷爷工作过的临夏县水电局和双城电站待业了三年。在八二年十二月的某个时刻,经过父亲的奔波努力,我终于成为了一名税务,在积石山工作三年。期间,州上代培生,我再次尝试但依然未能如愿。我还参加过侨务代培生的考试,但结果依旧令人失望。因为基础知识的欠缺,我对考学的希望渐渐黯淡。
随着时光流转,我在州民政局工作期间,得知民政部民政管理学院在全政系统大专生。这次我报名了,但因内心胆怯而未能赴考。直到一九九O年左右,由于招生困难,民政学院举办了补习班。我参加了一九九一年春天的补习班,那里的老师均来自北京中学,他们的教学水平让我受益匪浅。而后,我终于在民政学院高顺利过关,终于圆了我多年以来的大学梦想。
在北京的那两年学习时光里,我因带工资上学而倍感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刻苦努力地学习,终于获得了一些真正有用的知识。
在学习的我还利用周末的时间游览了北京的各大景点。同学们无论要去哪里都会来问我路怎么走,我甚至成了班里的活地图。那时候的北京西客站还是一片芦苇荡,名为莲花池。我们的学院位于门外白广路七号,离著名的菜市口和牛街都很近。我们经常在枣林前街上下车。那时北京的三环路刚刚开通,如今若我再到北京,恐怕也难以分清东南西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