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道德经的句子


一、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道家思想中讲求:“天地不偏袒,以万物为刍狗;智者不偏心,以为刍狗。”这其中的天地自然,其实也就是生活的真谛。

天地间的运转,不刻意,无目的,只因它就是如此自然。人亦应如此,依从自然的法则,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并不是说毫无目标、漫无目的地生活,而是指按照生活的节奏,顺其自然地去做事、生活。

当事情来临,自然会知道如何应对;当事情还未明朗,也不必过度担忧、自寻烦恼。这就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智慧。不强求,能知足,内心自然会感到平静,外在也会显得和谐。

二、独立思考,审时度势

道家虽然强调无为,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判断和选择。老子曾说:“大道废,方显仁义;智慧生,方知大伪。”社会和人往往是这样,表面美好的东西背后可能隐藏着真相。看待人和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人的欲望是可以有的,但关键在于是否适度。过度的欲望会超出人的能力、时间和精力的范围,让人活得疲惫不堪。而且,“月满则亏”,过度追求往往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三、目光长远,顺逆皆可

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告诉我们,看待事情要放长远些,因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好的不一定永远好,坏的不一定永远坏。如果能有这样的眼光,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在顺境中不会得意忘形,而是有危机意识;在逆境中不会消沉失志,而是积极寻找转机。这样,不利因素就能降到最低,有利因素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就是目光长远的意义所在。

四、效法柔弱,包容差异

道家主张“不敢为天下先”,因为过于显露自己容易遭受到打击。做人应该效法水的柔弱,因为水性柔而能变通。它可以在海洋中成为海洋的形状,也可以在江河中成为江河的形状。

包容和接纳是人生的智慧。首先要有宽大的胸怀去包容万物;其次是承认和接纳人、事、物的差异性;最后是对任何事都要做到平衡。“和”的本质就是平衡,无论是处世还是心中都要保持平衡。这需要综合把握各个方面,做好权衡取舍和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