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打三个数字


自古以来,人们常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四季轮回中,尤其以三伏天和三九天最为引人注目。现如今,正值秋季的尾声,寒潮已在我国众多地域悄然入侵,气温日渐下降。每年最为严寒的三九天尚未到来,那么今年何时入九?何时出九?春节期间的气温又会如何呢?

“数九”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每逢数九寒天,许多农村的长者都会翻阅日历,借此预估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在我间广为传唱着一首耳熟能详的“数九歌”,内容描绘了从一九到九九的天气变化。人们将每九天作为一个单位,从“一九”数到“九九”,共计八十一日,象征着寒气的消长。其中,“三九”和“四九”期间,往往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北方多地“三九天”时最为严寒,而南方许多地方则是“四九天”最为寒冷。

那么,为何选用“九”这个数字来计数呢?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九”被视为极数和至阳之数。“至阳之数”的累积代表着阳气的增长,阴气的消减,也象征着暖去寒来,九九之后便是春耕之时。

依据传统算法,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之始,而冬至后的首个“壬日”则开始数九。例如,“庚日”是指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午、庚子等;“壬日”则是带有“壬”字的日子,如壬申、壬午等。2022年的冬至后首个“壬日”是在12月25日,即“壬子日”,这一天便开启了数九的计时。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冬至后的首个“壬日”日期并不固定,因此每年的进九时间也有所不同。为了便于计算,人们通常以冬至日作为数九的开始,这样每年数九的时间就固定了,也意味着进入了“数九寒天”。

按照数九歌的规律,我们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入九和出九时间。例如:

一九时间:从2022年12月22日到2022年12月30日

二九时间:从2022年12月31日到2023年1月8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大年初一落在1月22日,正处“四九”时段,因此预计今年春节期间天气会比较寒冷。

夏至并不代表全年最热的时候,同样地,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三伏天因为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峰而成为全年最热的时候,而三九天则因地面日热量收支的逆差状态及西伯利亚冷气团的势力最强而成为最冷的时候。

“数九”作为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我们祖先根据自然生态和天气征兆的经验总结,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它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指导,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智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