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


探索幼儿园游戏教育之旅:在杭州的启示与成长

2017年秋意正浓时,我有幸随同严玲园长赴杭州,参与了“全国幼儿园游戏研讨会”的学习活动。这次会议的焦点是“游戏”,众多专家以“游戏”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报告。我聆听了华爱华教授、王振宇教授等知名学前教育专家的演讲,并亲身体验了杭州钱新幼儿园的自主游戏,首次接触并了解了“安吉游戏”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这次经历虽短暂,但对我来说却是一次精神与心灵的洗礼。

7日会议伊始,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振宇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游戏新探》的专题报告。我在这里首次听到“安吉游戏”这一名词,王教授虽未详细介绍,但对其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它开启了我国幼教事业游戏精神的重要回归。王教授重新定义了游戏,强调游戏具有正向情绪、身体动作和心理表征、虚拟强化和有效调节作用,是适应行为和活动方式的一种。他特别指出,教学游戏化不是技术,而是理念,是教学追随儿童的发展。听了王教授的演讲,我对之前在班级中开展的游戏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此次会议还邀请了日本京都博物馆副馆长石井今日子女士。她从玩具及如何通过玩具促进幼儿发展两方面进行了分享。石井女士强调,孩子在自主游戏中可以获得安慰,不需要大人手把手教,通过和玩具的互动进行发展。她介绍的好玩具特征以及展示的木质玩具都让我印象深刻。想到我们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电子产品和塑料玩具,我深感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有质量、有教育意义的玩具。

上午场次,华爱华教授带来了《谈户外游戏场的演变与发展》的报告。她详细介绍了儿童游戏场的历史演变,特别是安吉游戏的实践与意义。通过她展示的视频和照片,我看到了安吉幼儿游戏的场面,各种材料任孩子们自由玩耍,他们搭建、滚轮胎、玩跳水游戏等,我内心深受震撼。丁海东教授则从区域环境创设的角度分享了经验和见解,他指出游戏性的缺失是当前区域环境创设的基本困境,并提出了如何改进的建议。

除了理论的分享,会议还安排了杭州市十所优秀幼儿园的现场观摩活动。我们来到了钱新幼儿园,这里的游戏形式多元化,不仅有我们所熟知的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还有混龄环形游戏、班级分组游戏以及科学探索等特色活动。这里充分体现了利用各种资源让孩子们“扬天性、享自主、真体验、乐创造”的教育实践。

在随后的报告中,徐园长与大家分享了规则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经验。她详细介绍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让我认识到一个好的游戏需要经过多次的商讨、实践和调整。安吉游戏教育研究中心的章洁园长则介绍了“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变化和挑战。这些都让我对幼儿园教育和游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杭州之行,我收获颇丰,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接下来我要做的是细细琢磨、静心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努力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提高我们的游戏水平。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美好的游戏环境是我的目标。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找到快乐、学到知识、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