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的英文名为什么叫jackiechan
探究“龙”的翻译艺术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我对翻译“龙”的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音译和直译,深感这两种方法尚不足以完全展现“龙”的多面性和深层含义。
关于音译法,实际上它并不单一。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通过决议,决定使用汉语拼音来替代的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方法。于是,大部分包含“龙”字的人名和地名如赵子龙、马龙、龙小明等名和龙岩、龙山、龙门等地名都可以音译成long或Long。但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特例。虽然威妥玛式拼音法已经被汉语拼音取代,但在一些早期的出版物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比如黑龙拼法是Heilungkiang。某些特定的词汇如龙井茶可以音译成Longjing tea,但龙眼和乌龙茶则是根据粤语的发音分别被译成了longan和oolong。而独龙族的音译并非Dulong,而是独特的Derung。
对于直译法,它按照字义进行翻译,也就是说,看到“龙”就翻译成dragon。比如龙年、龙宫、龙灯、龙脉以及湖南民歌《龙船调》中的“龙”,都可以直接用dragon来翻译。如果是翻译成语中的“龙”,如画龙点睛、龙腾虎跃等,也直接使用dragon。因为着眼于电影片名,译者通常用Dragon来直译影片名字中的“龙”,如《龙拳》《猛龙过江》等。
意译法则更注重传达出言外之意。这种方法要求根据汉语词语的喻义、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来翻译“龙”。例如,“龙配龙,凤配凤”这个成语比喻男女婚配要讲究门当户对,可以意译成Let beggars match with beggars。意识到一条龙服务即一站式服务或一揽子服务,则有助于更好地意译这个词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包含龙的成语和表达需要意译,如望子成龙、车水马龙等。面对一些包含龙的英文片名如《皇家威龙》《飞龙再生》,译者通常会参照剧情进行意译。有些翻译需要进行非对称性译法,如龙凤胎可以翻译成pigeon pair,用另一种动物pigeon来替换“龙凤”,因为在西方民间说法中,鸽子通常一次下一雌一雄两个蛋。
还有一种像变魔术一样的翻译方法也不容忽视。有时在汉语表达中没有“龙”,但在翻译成英语时,需要巧妙地加入“龙”。例如,端午节的正确翻译是Dragon Boat Festival,即龙舟节。还有一些例子如麒麟竭(dragon's blood)和蜻蜓(dragonfly)等也展现了这种变魔术式的翻译方法。反之,有些中文表达中有“龙”,但英文中却没有必要出现“龙”。例如,功夫明星李小龙和成龙的名字更常被翻译为他们的英语名字Bruce Lee和Jackie Chan,而不是音译成包含“龙”的英文名字。这种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让“龙”的翻译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