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永寿宫为什么关闭
紫禁城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张灯结彩,春联、福字点缀其间,营造出浓厚的年味。
随着“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的开展,这场跨越三个月的盛事在1月6日向广大观众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天,正是阴历戊戌年的腊月初一,标志着一系列庆贺新年的活动正式启动。从8日起,这一盛大的“过大年”展览在故宫的午门至雁翅楼展厅向公众敞开大门。展览的结束日期特意选在4月7日,即阴历己亥年的三月初三,正值春意盎然的游春踏青时节。
此次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己亥春节大展,以近千件的文物展示数量,以及恢复多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和活动的展览创新形式,为观众呈现一个充满浓厚年味的紫禁城。
此次展览创下两项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纪录,被誉为建院以来提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展览。首先是单一展览动用的文物数量最多,其次是展场区域最大。本次展览除了午门展厅以外,还将紫禁城整个开放区域打造成春节文化的展场。
展览分为文物展览和实景体验两大部分。文物展览部分位于午门正殿和东西雁翅楼展厅,共展出了885件(套)文物;实景体验部分则涵盖了整个紫禁城的开放区域。
展览以六大主题全面展现了清代宫廷过年的习俗,包括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以及欢天喜地。观众可以欣赏到五代皇帝书写的福字、康雍乾三代皇帝的神主、金龙大宴桌的复原陈列等。首次复原的“天灯”“万寿灯”更是让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重现。
展览还采用了丰富的展陈手段,让文物鲜活起来。改变了传统的展品摆放方式,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丰富观众的感官体验,并增加了互动环节,让观众真正参与其中。
“宫里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以数字技术、虚拟影像等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形式的展现,辅以互动体验区及文化创意产品矩阵,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过大年体验。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物,还通过科技手段和创新形式,让观众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清代宫廷过年的习俗和文化。与展览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也取得了的成果,为观众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