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钉找不到后面的孔
在浙某个角落,人们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理念在年轻女性中尤为显著。她们在出门前,总是精心装扮自己,其中头饰、耳钉、耳环、项链、手链等装饰物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些看似微小的饰品,若长时间佩戴,却可能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不久前,海宁市第二医院的耳鼻喉科接诊了一位二十余岁的年轻女性。她苦恼地告诉医生:“医生,我的耳垂发炎了!”张医生仔细察看后发现,她的耳垂红肿严重,竟是由于长期佩戴的耳钉背后的塑料塞子深入到了肉中。
这位女性名为小李,目前在海宁马桥打工。她与众多爱美的女性一样,喜欢打扮自己,尤其钟爱佩戴各种饰品。她在睡前或沐浴时常常会忽略掉耳后的塑料塞子,这便导致了不小的麻烦。
小李告诉张医生:“没想到经过长时间的佩戴,我的耳洞都开始发肿了。我以为因为是纯银的耳钉,不会引起过敏和感染,但我没想到耳后的塑料塞子却长进了肉里。”
在手术中,医生成功地取出了塞子并处理了感染的伤口。
据记者了解,像小李这样的案例在张医生的门诊中并不罕见。他透露道:“过去每个月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张医生进一步解释说,虽然普通首饰本身无害,但其质地较硬,长时间佩戴容易对皮肤造成磨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首饰性皮炎”。如果情况严重,可能会导致红斑、糜烂、溃疡等疾病。
他建议大家在打耳洞时选择正规医院而非街边小店。因为后者可能因缺乏消毒措施或操作不当导致严重的感染。即使是打了耳洞后,也不宜频繁佩戴耳环等饰品。因为一般的耳环、耳针中可能含有镍、铬等化学物质。如果长时间佩戴这些含有化学物质的耳环,耳朵可能出现感染或过敏现象。
综上可知,追求美丽虽好,但应注意保护自身健康。对待佩戴的饰品也需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