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十字绣交易市场


曾几何时,绣艺并不似如今这般风靡,而十几年前却是个例外。那时的十字绣风头无两,仿佛每个角落都有它的身影。不论是青春少女还是家庭主妇,甚至是学生和劳动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几乎人人涉足其中。

绣作完成之后,其用途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有人将其作为礼物赠与亲朋好友,有人则挂于家中作为装饰,还有些被巧妙地制成抱枕,实用性极强。尤其当时,为新婚的朋友送上自己亲手绣制的十字绣成为了一种风尚。选择寓意美好的图案,如“百年好合”、“真爱永恒”,经过装裱后更是显得情意深重。

家家户户的墙壁上,常可见到那大幅的十字绣。譬如“家和万事兴”,这便是我家曾经拥有的。搬家前,我婆婆手绣的大幅作品就挂在了楼梯口,其美感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

回想起那段岁月,宿舍里我们手持针线,夜以继日地工作,仿佛被魔力所吸引,不停地戳绣出一个个美丽的图案。每完成一幅作品,那份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仙鹤图案也是当时常见的选择,象征着松鹤延年,尤其受到老年人的喜爱。

相较于其他需要专业技巧的刺绣艺术,十字绣以其平民化的特点吸引了大众的参与。虽然其难度不大,但耗时耗力。那时智能手机尚未普及,若如今有了抖音等社交平台,或许十字绣的热度会有所减退。

书房里挂上一幅八骏图是当时的风尚,寓意着马到成功。那时的八骏图材料费用就高达百元以上,完成一幅大作更是费时费力,装裱后挂起显得气势磅礴。

花开富贵是中年女士们的最爱,其喜气洋洋的气息让人心生向往。

不得不提的是那部十字绣的杰作——《清明上河图》。其巨大的工程量和庞大的线条数使得当年一幅成品竟能卖到十六万的高价。但后来,随着更多的作品出现,价格有所降低,虽仍有人售卖,但随着时光流逝,终因家中无处悬挂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后来丝带绣、钻石绣等新的绣艺出现,而十字绣从原先的满绣逐渐转变为半绣,难度有所降低。然而这些新的绣艺如风一般迅速流行后便又迅速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