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是几月几日


福州的专属节日——拗九节,其日期为农历正月廿九。

拗九节的历史底蕴深厚,其被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充分体现了这一节日的文化价值和重要性。

关于拗九节的由来,流传着两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是关于目连救母的孝顺故事,另一个则是关于送穷的民间传说。这两个故事都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成为了拗九节的重要文化内涵。

“目连救母”的故事讲述的是目连用特别的甜粥送给在阴间的母亲,因此得名为拗九粥。这一行为被乡人赞颂,并逐渐演变成了拗九节这个民俗。而“送穷”的传说则与除晦送穷的习俗有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拗九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包括煮拗九粥、送拗九粥等。凡逢九或倍九的年纪的人,家中都会煮制拗九粥,寓意平安吉祥。而已嫁的女子则会在拗九节这天回家探望父母,提着拗九粥,这就是“掼九”的习俗。

煮制拗九粥有讲究,要经过四道工序,选用糯米、红枣、葡萄干等多种食材,色、香、营养一应俱全。这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粥,是福州人拗九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拗九节还有自己的歌,这首福州语歌曲《掼粥掼到厝门口》描绘了出嫁的女儿在拗九节回家的情感和心境,充满了浓厚的亲情和孝道之情。

近年来,拗九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志愿者为社区老人煮拗九粥等,表达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认同。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得拗九节这一传统文化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如今的拗九节,已经融入了时代精神,这碗粥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滋养。它蕴人们的孝道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福州独特的文化符号。

拗九节是福州的重要节日,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这个节日不仅让人们回味着传统的美味,更让人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