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养和亲生永远不一样


姑姑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在她十岁生日那天,便坦诚相告她的身世。小女孩默然片刻后,紧紧抱住姑姑,笑着说:“你就是我的母亲。”如今,她正准备考研,每当假期归来,都与家人亲如无间。每日的微信电话往来不止三次,不时还会为家里捎去特产。逢年过节,更是与母亲一同出游,情同手足。而关于亲生父母的寻找,她们尚未提起。

邻里间亦有领养子女的情况,但并非都如我们所想那般和谐。有的养子女对养父母并无感激之情,甚至从未给予分毫的资助。养母生病时也毫不关心,令人心寒。领养前应深思熟虑,以免日后遗憾。

村中曾有一家领养了女孩,但令人痛心的是,这家的智力障碍女孩并未得到应有的关爱。他们明知女孩的家人有遗传病史,仍选择领养。如今,他们应对此情况负责,却未能善待女孩。

我堂妹也是被领养的,我们年龄相仿。她常在背后议论我,甚至对我身边的朋友说些不中听的话。过去我曾为此生气,现在却选择一笑而过。我们之间已无来往。

有些亲戚的行为更是令人不齿。他们为了生儿子,不惜将女儿送给无法生育的亲戚抚养。待到女儿长大懂事,又来认亲,真是。他们不出抚养费、学费,却总在亲戚间走动,让人觉得恶心。

我曾是那被抛弃的孩子,因性别而被遗弃。若非现父母收养我,我或许早已不在人世。我深爱他们,他们亦深爱我。对于亲生父母,我从无认亲之念。在我心中,唯有现父母才是真正的父母,我将毕生报答他们!

我便是那为求男孩而生的孩子,我是第三个女儿,未满月即被送人。对于生父母,我毫无印象。养父母告诉我,若他们来认我,可考虑认亲。但我决心不认,多年未出现,此后也不必出现。不养而弃,何配我为之后人?

我友人虽非亲生,但她对父母的孝顺与关爱胜过某些亲生子女。有时自思,亦感惭愧。

确实有孩子孝顺或不孝顺与生养无关的例子。亲生的孩子与养父母之间也有血缘的断与续的差异。

我母亲在孤儿院工作,不少同事领养了孩子。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孩子在长大后竟因各种原因与养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与养父母争夺财产。这让人深思教育的意义与养父母的角色。

我们村也有一个被领养的女孩,即使嫁出多年,仍每年回娘家过年。即使空手回来,也总会照顾家人十几天。家人乐此不疲地招待她,也许是因为她嫁给了有钱的拆迁户。每次回来她总在奶奶面前提及其他地方的房子。

我的同窗曾被亲生父母在风雪中遗弃,因重男轻女思想而遭遗弃的她如今被另一家人收养并关爱有加。当她的亲生父母后来寻来时,她坚决拒绝了他们的认亲请求。

我的父亲曾领养了一个外甥。家中原本只有我和妹妹没有儿子时抱养了他。他常常生病住院但待遇却极好。如今他已成家立业但对父母的关心甚少几乎不联系父母只有要钱时才打电话来这让村里人议论纷纷。

有时血缘关系虽重要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更为复杂微妙。比如那个铁路工人的孩子被亲生父母遗弃却幸运地被另一家庭收养长大后虽知身世但仍选择不认亲生父母这让我们思考亲情与情感之间的界限。

我和堂妹都是被抱养的从小就知晓自己的身世但我和我家的联系逐渐减少不再像从前那样亲密了。尽管我从未和那边父母联系过但堂妹却与亲生父母重新建立了联系这让我们家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她与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