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坡系数计算公式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指引

利用方格网法对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进行计算,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形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当地形起伏较大时,可以采取其他如横断面法进行计算,基坑土方也可参照此法。方格网法的计算精度较高。

计算方法如下:

步骤一:划分方格网

根据已有的地形图,将场地划分为多个方格网,其边线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对应。方格采用20m×20m或40mx40m的规格。在方格网的右上角和右下角标注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并标注在方格网的适当位置,挖方以“+”表示,填方以“-”表示,左下角为点顺序号,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步骤二:计算零点位置

在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需先算出方格网边的零点位置,并标注在方格网上。连接零点的线即为挖填方零线,为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步骤三:土程量计算

根据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计算各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再按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来得出土程量。

步骤四:边坡土方量计算

边坡土方量计算分为两种近似几何体等效计算,一种是三棱锥体积计算,另一种是不规则三棱柱体体积计算。根据实际的放坡系数和坡度,计算出边坡的土方量。

步骤五:汇总土程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及边坡土方量汇总,得出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程量。

如图所示,为建筑工程场地方格网的示例,其边长为20mx20m。在计算过程中,需按照上述方法计算零点连线、各方的土方量及边坡土方量。

具体计算示例(此处仅展示部分计算过程):

第一方格三角形127的挖方量为v+=0.282020/6。第一方格三角形167的填方量为v-=0.352020/6。其余各方的计算方法类似,需根据实际的施工高度和底面积进行计算。

在计算挖方和填方的边坡土方量时,需根据放坡系数和实际的施工高度、底面积进行计算。例如,角点5的挖方放坡宽度B=mh=0.521=0.52m。根据实际的施工高度和底面积,使用三棱锥体积公式和不规则三棱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出边坡的土方量。

汇总各方的挖方量和填方量及边坡土方量,得出土程的总挖方量和总填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