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


于一九二三年七月,郁达夫所创作的《春风沉醉的夜晚》一书时值世局纷扰之际,他视野扩大,不局限于狭小之知识分子。开始深入百姓基层,尤其是对广大劳动者的困苦经历有深入观察与刻绘。这乃是郁达夫以己身为主角所书写的一篇短篇自传小说,深深描绘了他迁入贫民窟后,与一女工之间质朴、真挚、助人为乐的故事。

在这座贫民窟的夜深人静之际,周围的居民已然酣然入睡。唯独那不远处的日新里几座洋楼依然明亮着几盏红绿相间的电灯。时而有凄婉的歌声自其中飘出,伴随着淡淡的哀愁,穿透了静寂的深夜空气,进入我耳中。夜空中的薄云犹如腐烂的躯体般厚重,遮挡了星光。但透过云层缝隙,仍能瞥见几颗星星的微光,仿佛天际也藏匿着无尽的哀思。

——此为《春风沉醉的夜晚》所传达的悲情之美。

在郁达夫笔下,纯净之真乃是人类无法被困厄与痛苦所击败的闪光。在黑暗中,这种人性之光熠熠生辉。《春风沉醉的夜晚》中的叙述并不以华丽为美,反而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如实地描绘出深夜的哀歌、灰白的云层与黝黑的夜色。每一个字句都似乎在诉说着情感,却又未直接言明情感。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着才情但又潦倒困顿的小资产知识分子。面对黑暗的现实,“我”内心充满了愤慨;对于下层劳动的苦难,“我”有着深深的同情。虽然生活艰难、情感抑郁,“我”却在面对同样境遇的下层女工的不幸时,内心涌动着对世俗的不满与对公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