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为什么管不了深圳
在讨论超大城市如上海和广州对于城区内快速轨道系统的迫切需求时,我曾提及各大都市圈之间的通勤时间差异。在京津冀都市圈中,似乎只有北京、天津和雄安在协同发展;而在珠三角,广佛和深莞成为区域内的亮点。但在更广阔的视野下,长三角城市群的蓬勃活力实在令人瞩目。
提及长三角,便有一串充满活力的城市名单跃然纸上: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无一不是发展迅猛,势头强劲。这张名单之长,甚至难以在一表中详尽罗列。这些城市不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而且其未来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长三角城市群无疑是举世瞩目的经济重心。相较之下,珠三角或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似乎稍显逊色。广佛和深莞虽然表现不俗,但面对发展空间的限制,其后续发展面临挑战。珠三角地区由于早期无序发展,平地大多已转化为工业区和住宅区,工业与居住区的交错使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寻求新的策略和方向。尽管学界关注到大湾区发展的复杂因素如“一个、两种制度”等因素,但从地理角度看,区域内的物理联通和发展纵深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尤其是广佛和深莞地区,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时面临着地形限制。原本偏远的清远地区,如今平地也几乎被建筑填满。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空间受限,缺乏足够的纵深。
相较之下,长三角地区的地利优势无可匹敌。长江与海洋的交汇赋予了这一区域独特的地理优势。特别是江苏地区,平原面积占据了绝大部分,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三角地区的营商环境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根基之一。长江货运量的世界第一地位更是这一区域的一大优势。上海港作为全球最大的港口,对内河港口如苏州港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泰州港等上游港口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这种航运优势是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未来随着跨江通道的不断建设,长航运优势将更加凸显。长三角地区虽然在发展起步上稍晚于珠三角地区,但其发展经验、规划科学性和用地效率却更高。近年来,随着上海等城市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随着更多的滩涂固化成陆和新陆地的形成,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空间和纵深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加。这种地理优势是珠三角地区所无法比拟的。珠水沙特性决定了珠三角在未来难以通过自然手段增加陆域面积。因此面对日益紧张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纵深问题,珠三角地区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策略和方向来应对未来的挑战。综合来看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虽然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也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背景之下每个地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