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唱歌为什么戴耳机
歌手在演唱会舞台上佩戴的“耳机”,究竟有何用途?是否代表着演唱能力不足?今天,让我们来聊聊关于歌手耳返的那些事儿。
所谓的“耳机”,在演唱会上其实叫做耳返,更专业的名称是“舞台返听系统”。对于歌手而言,耳返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听伴奏,二是自我纠错,三是听现场指挥。
关于听伴奏。歌手在演唱会上的演唱与在KTV里不同,现场乐队的声音需要通过一系列设备传输到主扩音器,再送到观众耳中。在这个过程中,耳返为歌手提供了清晰的伴奏,帮助他们在嘈杂的现场找到节奏,避免跑调或进错拍子。如果没有耳返,歌手捕捉扩音器的声音会有很大的延迟,特别是在大型场地,延迟更为明显。
自我纠错也是耳返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全民K歌的时代,耳机返听功能让我们能听见自己的声音,从而及时纠正错误。在演唱会现场,如果没有耳返,歌手很难听到自己的声音,一旦唱错就无法及时纠正。而有了耳返,歌手在演唱过程中可以立即察觉自己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耳返还帮助歌手听取现场指挥。演唱会需要整体调度,耳返能让歌手知道何时需要互动、何时转到哪个机位。导演可以通过耳返提前通知歌手下一首唱什么歌,现在到了什么环节。意外事件发生时,也能第一时间与歌手沟通。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老一辈的歌手在演唱会上不带耳返也能唱得很好?戴耳返是否代表实力不够?其实并非如此。早期的演唱会场地较小,延迟问题并不严重,而且那时并没有耳返。但在大型场地或嘈杂环境下,耳返对歌手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有没有耳返并不能作为评价唱功的标准。
歌手在舞台上还会使用一种叫做返听音箱的设备。对于某些歌手在不戴耳返的情况下大场地演唱得很好,如华晨宇的《To be free》,他在没有耳返的情况下完美完成演唱,这体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技巧。但作为歌手,精准把握节奏和音调更为重要,因此耳返是现场演唱的重要工具。
耳返是歌手现场演唱的重要辅助工具,它能帮助歌手更好地听伴奏、自我纠错和听取现场指挥。但有没有耳返并不能成为评价一个歌手唱功好坏的标准。对于歌手而言,更重要的是对歌曲的熟悉程度和节奏的把握。希望读者们不要在这方面过于纠结,正确认识耳返在演唱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