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十三鹰和雷州打架
深秋时节,踏足雷州半岛上的纪家镇,湿地、林地与农田间,鹰的倩影翩然起舞。作为一位资深的候鸟保护者,徐粤心在微信上与我分享了这一发现:这个秋天,迁徙的雕鹰群比往年更为壮观,若能成功举办赏鹰节,那将是多么美好的愿景。
鹰,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物名字背后,隐藏着多样的种类。盘旋在我们头顶的,不仅仅是那些我们熟知的雄鹰,还有隼、雕以及鸢、鹞、鸮等猛禽。我将它们统称为雕鹰族群。
长久以来,我以为这些雕鹰是这片土地的“原住民”。但徐粤心告诉我,其实许多雕鹰都是候鸟。由于雕鹰类猛禽大多属于二级以上保护野生动物,它们更容易受到盗猎者的伤害,因此成为了他们护鸟志愿者团队近期重点保护的对象。
在纪家镇的豪郎村,连片的稻田、红树林和滩涂为野性生物提供了勃勃生机。这里记录了27种过境的猛禽。这个秋天,白肩雕、乌雕、白腹海雕等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再次光临,令志愿者们欢欣鼓舞。
对于这些雕鹰而言,这片土地仿佛是它们的家园,充满了亲人和邻里的气息。天空是它们翱翔的舞台,大地是它们生活的舞台。在这片土地上,有众多守护者陪伴它们,使它们能够地生活。
徐粤心虽年近四十,但已有20余年的护鸟志愿者经历。他积极倡导并宣传保护候鸟的重要性,每月都会义务巡查、暗访,劝阻和制止各类伤害候鸟的行为。他曾在早年多次与盗猎者、鸟贩子斗智斗勇,虽然曾遭遇报复,但他对保护候鸟的决心从未动摇。
徐粤心表示,除了个人的努力和民间的力量外,保护候鸟还需要当地的重视和有力的法律支持。如今,雷州半岛全域已被划定为禁猎区,禁止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这为徐粤心和他的伙伴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工具。看到每一只途经雷州半岛的雕鹰都得到妥善的保护,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我不禁感叹,每一块土地上的生物都能随着季节的脚步有序地行走,背后定有一群默默的守护者。设立赏鹰节是徐粤心多年的梦想,他希望通过这个节日让更多人欣赏到鹰的雄姿、雕的力量和其他猛禽的魅力。这不仅吸引了游客前来观光,也成为一个宣传的平台,让更多人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近日,徐粤心在微信上再次向我发出邀请,询问我是否能回乡一游。对于远离家乡的我来说,“回家”一词触动了我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虽然我每次回家都是匆匆数日,但这些来自异乡的雕鹰却似乎更加深爱着这片土地,自由翱翔的同时也传播着这里的自然之美与人们的善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