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洗衣机故障大全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对家电市场一季度的整体态势进行了分析。尽管整体市场略显疲态,但在细分领域中,竞争却如火如荼。特别是在看似不起眼的微波炉市场中,格兰仕与美的两大巨头之间的较量尤为引人注目,这场较量折品牌未来的发展路径。
近期,有两则消息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第一则是关于格兰仕(中山)电器有限公司的工人事件。大约2000名员工从凌晨开始,对公司的各种设施进行了。员工们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支付的工资与时承诺的不符,时所说的薪资待遇和实际发放的工资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则是来自中怡康的家电市场数据。2014年3月,美的微波炉的市场零售量和零售额均以超过6个百分点的优势,超越了格兰仕,成为了微波炉零售市场的领头羊。
回顾格兰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从微波炉起家的历程。当时,微波炉市场几乎无人问津,但格兰仕凭借其前瞻性的眼光和坚持,通过在全国数百家报纸、杂志上推广“微波炉美食”专栏,成功推广了微波炉的概念。这也使得格兰仕在连续十多年的时间里稳居市场首位,甚至在1999年达到了70%的市场份额。
尽管后来格兰仕尝试拓展空调、洗衣机等其他产品,但微波炉作为其核心业务始终占据重要地位。那么,为何格兰仕会在其核心业务上遭遇挫败呢?我们认为原因有三点。
格兰仕采用的“价格战”策略虽然使其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但也极大地损害了自身和整个市场。
格兰仕以其低价的微波炉占领市场,曾进行过多达9次的价格大降,降幅一般在30%-40%。这种策略使市场上的微波炉厂商数量从原来的100家锐减至不足30家。价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在降低对手的格兰仕自身的利润也大幅下降。为了维持低价策略,格兰仕不得不降低运营成本,这也导致了工厂工人的一些不满。
“低成本”模式限制了格兰仕的技术创新投入。
由于传统制造思维的影响,格兰仕更注重低成本制造和低价格销售的模式。这种模式使格兰仕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维持低成本而无法进行大的技术投入,导致产品没有突破性进展;而为了维持市场地位又不得不继续降价。这也使得其在技术创新方面落后于美的等竞争对手。
长期的低价营销策略也使得格兰仕背负了低端形象的包袱。
相比之下,美的通过大做整合营销并推出高端产品,树立了自己的高端形象。这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吸引了更多追求高品质的消费者。
格兰仕和美的这两个家电巨头选择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路径。这导致了两者的品牌形象和未来命运都有所不同。
格兰仕以价格战为主要策略而被打上了“价格屠夫”的标签,不仅在微波炉领域形成了低价、低端的形象,在其他家电产品上也同样如此。而美的则更注重技术创新和高端产品的推广。
在微波炉这样的厨房小家电中,虽小但使用频繁,对整体厨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路由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地位一样。微波炉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品牌和技术的竞争。
十多年的微波炉战火仍在继续。格兰仕和美的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结局已初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