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柔术十大锁技
重要提示:
所有柔术中的降服技巧都必须在正规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任何形式的自我尝试均可能造成身体伤害!
本章所详述的技术属于“锁腿技术(Leg Locks)”范畴。
锁腿技术的攻击目标是身体下半部的关节,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和踝关节。虽然较少见,但也有技术是针对髋关节的。我们将深入探讨膝关节的应用。
的复杂结构中,膝关节是最为重要的枢纽之一,它的稳定性与人的活动能力紧密相关。在格斗中,当其他关节受伤时,也许通过强忍痛苦还可以继续战斗,但一旦膝关节受损,即便意志再坚定,也很难继续战斗。锁腿技术中威力最大、应用最广的几乎都是针对膝关节的攻击。
初次在比赛中看到足跟勾时,许多人会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会因此而认输。
让我们再看一下文章开头的图示:
图中,Dean Lister(攻击方,身着黑绿紧身衣)将对手的脚端固定在腋下,利用小臂/手腕抬高对方的脚跟,使脚以脚踝为轴心向外旋转。
当脚踝向外侧旋转时,其动作近似于刚性传递,旋转的力量直接作用于膝盖,导致接近90度的外旋。
需注意的是,在45度弯曲的情况下,膝关节的外旋角度不应超过25度。从图中可以看出,Dean Lister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在旋转的他完全拉直了对手的腿。
90度的外旋远超过正常的25度范围,这会给前交叉韧带(ACL)和副韧带(MCL)带来巨大的负担,很可能导致对手的膝盖受伤。
若Dean Lister向前挺跨,还会给对方的膝盖施加额外的横向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柔术中的降服技巧并非独立存在,它们需要与控制位置和策略紧密结合。
图中所展示的Dean Lister所采用的控制位置被称为411(亦称Saddle或Inside Sankaku)。当对手试图顺着旋转方向逃脱时,Dean Lister的右腿膝盖会阻挡其大腿动作;而一旦对手尝试跨过这一障碍,他们可能会陷入另一种降服技术——膝十字固中。
面对这样的困境,对手将陷入进退两难的Dilemma(困境)。
在上例中,膝盖进行外旋。这种足跟勾(Inside Heel Hook)被认为是多数情况下威力最大的锁腿技术。
相对应的,也存在外侧足跟勾(Outside Heel Hook),其发力方向与足跟勾相反,使膝盖进行内旋。
为避免混淆,需明确内外方向的区分。内、外侧足跟勾的命名依据是执行技术时相对于对方身体或外侧的位置而定。
头发的多少与锁腿技术的实施无直接关联
细心者可能会回想起之前提到的“膝盖最大外旋角度和内旋角度”的信息。即膝盖允许的外旋角度确实是内旋角度的两倍。为何迫使膝盖外旋的足跟勾更具威力?
这涉及到脚踝的结构。
在进行足跟勾时,旋转的力量从脚踝传递至小腿再至膝盖。首当其冲的是脚踝。当脚踝向旋转进行外跟勾时,所涉及的韧带较为脆弱且连接的腓骨较细。这些韧带在受力拉伸时,会分担一部分本应作用于膝盖的力量。
相反,当脚踝进行外侧旋转(内跟勾)时,所涉及的韧带强度远超韧带。特别是外侧的三角韧带,其强度极大。在极端情况下,即便骨头被拉下一片(撕脱性骨折),这三角韧带也可能不会断裂。这意味着在外侧旋转时,几乎所有的旋转力量都会传递至膝盖,使膝盖更容易受伤。
鉴于上述外旋膝盖的高风险性及杀伤力,这一技术在IJF规则的纯柔术比赛中是被禁止的。它更多地出现在非IJF规则的比赛如ADCC和MMA比赛如UFC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