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结束为什么要封罐


▲ 藏黑陶的璀璨传承

在这片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玉树囊谦县,是玉树文明的发祥地。历史上,这里曾是多个部族的中心,亦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和唐蕃古道上的重镇。在这里,凝聚着智慧和记忆的文化遗产如繁星般熠熠生辉,其中藏黑陶便是其中的一颗耀眼之星。

藏黑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新石器晚期。因技艺长期失传,人类逐渐将其淡忘于历史的长河。因囊谦非遗传承人的坚守,这颗古老的文明之星得以重放光芒。

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将制陶技艺传授给当地群众,使原本原始的制陶工艺更加完善,成为藏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另一种说法是,随着元代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兴起,能工巧匠涌现,陶制品大量使用,出现了专门制作黑陶等陶制品的手工艺人。至明清两代,演化出了独特的康区藏式黑陶——藏黑陶。

藏黑陶,是土与火的结晶。当土与水相遇,变得柔软而易于塑造。这里的特有水土和独特的工艺原料,如红黏土、黏土石和白砂等,再配合三江源的水,为制作囊谦藏黑陶提供了关键的材料。经过拉坯、休整、晾晒等一系列工序,每一件陶器的形态都凝聚着制陶艺人的心血与经验。

烧制过程中,囊谦黑陶采用独特的“封罐熏烟渗碳”方法,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再佐以秘制配方调和。经过繁杂的工序后,囊谦黑陶“黑如炭、硬如瓷”的特点得以显现。目前,囊谦黑陶的主要制品有坛、罐、壶、香炉、酥油灯具等,其中用品和贡品最为精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添加了秘方,囊谦黑陶被专家证实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和护肝等特殊功效,广泛应用于当地群众的生活之中。甚至在当地医院,也使用陶罐为病人拔罐。

群加是出生在艺术之家的他从小热爱陶艺。在得知囊谦县有藏族黑陶古法工艺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成为了扎旺老人的徒弟,致力于全面复活囊谦藏黑陶的传承。他成立了一个藏族民间黑陶工艺公司,不仅传授技艺给弟子们,还带动当地牧民学习手工技艺,增加其收入。

群加坚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将现代和多元素融入黑陶工艺品中,迎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他的黑陶产业道路越来越宽广。在今天,尽管现代水壶更加精美坚固,这里的依旧坚持使用黑陶壶煮茶,享受其中的乐趣。

这些浴火重生的泥土,从数千年前穿越而来,诉说着它们过往的辉煌。囊谦黑陶于不仅是日用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是土地和生命之间亘古不变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