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b1300为什么便宜


我并不太推荐购买125踏板,如果真要购买,建议考虑150踏板。因为当前市场上,125踏板的溢价情况相当严重,实际价值与售价不匹配。就以现在售价一万的踏板来看,其用料配置顶多值7000块钱。

以豪爵AFR125S为例,对于有些人提出的批评声音,我并不完全理解他们的角度。如果是摩托厂商的人,这样说可以理解,但如果同样是消费者,那我就有些摸不清他们的逻辑了。这种言论和清朝的太监有何区别?别人在为消费者着想,他们却嗤之以鼻。

本田CB1300作为进口车,其价格自然有其独特性。但与五菱之光这样的车型相比,两者本就不是同一消费。购买125小踏板和五菱之光的消费者大多是看重其实用性。将它们作为例子来比较并不十分恰当。

关于有人提出的买125踏板都是冲着实用去的,所以其价格不值得入手的观点。实际上,正是因为其强调实用性,才更应关注其性价比。以豪爵UHR150为例,虽然与某些125踏板价格相当,但其配备的前后ABS、水冷发动机、更强动力、更大轮胎等配置,性价比明显更高。

市场上确实存在售价五六千的踏板,但消费者需注意,一分钱一分货。一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关注一万块的踏板?我想强调的是,既然当前市场上售价一万的踏板存在价值不符的情况,那么其他价位的踏板也同样可能存在这一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售价,更要关注其实际价值。

谈及踏板车的成本,其主要集中在发动机上。其他部分如塑料车壳、配置等成本并不高。以风冷125CC单缸发动机为例,其成本有限。而面包车的四缸发动机更换全新价格也只有1500元。其他配置如液晶仪表、前后刹车系统等,其价值更无需过多强调。这些成本加起来远不到3000元,但实际售价却超过三倍,达到一万块钱。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一说法在此情境下的适用性。

有人坚持认为125踏板不可能降到六七千。但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以铃木DL250为例,几年前它的售价曾高达三万多,但现在已经降至两万一,而且还有利润空间。这说明摩托车的利润空间是存在的,只要市场变化,价格就有可能调整。

对于125踏板的未来,销量差可能会促使其降价。一旦125踏板降价,其他排量的踏板也可能跟着一起调整。这就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效应。那么各位朋友们,如果150踏板都是平踏的话,你们还会选择购买125踏板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