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诗如何读开山满


宝塔诗的魅力

宝塔诗,古称“一七令”,为白居易独创的诗词格式。每首诗从一字句逐渐增加至七字句,每行多出一个字,仿佛宝塔般矗立在纸面之上,因此得名“宝塔诗”。此等诗词形式,颇具雅趣。

历代文人在拘束于平仄韵律之后,偶尔兴起之时,便会挥毫泼墨,作些宝塔诗来放松心情。其中有的游戏之作虽缺乏文学性,但趣味性十足。如白居易之佳作,虽含小资情调,却依然展现大师风采,犹如宫廷佳肴中咸菜疙瘩丝之妙用。

提及宝塔诗之始祖,不得不提白居易。其作品,字字珠玑,如《宝塔诗》中所述:

诗韵之美

绮丽而奇伟,于明月下,花落之时刻现。既为人间增欢笑,亦因别离惹悲思。其调声入金石可激人怨恨,吟之令人感叹如鬼神之悲。天下之人皆爱其美,世间唯有知音人可赏其意。

而今,我们再赏一首乡野之趣的宝塔诗。传闻晏城状元街两位特别的人物——王麻子与李——以此形式相互逗趣。

那日元宵节灯会之际,华灯初上,街市繁华。冤家路窄的李与王麻子偶遇,只见王麻子满脸坑斑在月光下格外显眼,遂触发李的灵感。一场针锋相对的诗词比拼开始了。

李以宝塔诗起兴:

以物喻人

筛——藕芥中寻觅——蜂窝般的痕迹——雨后尘埃中的痕迹——后院虫儿正吃菜——石榴皮翻开显露坑洼——满地坑洼待树栽。

李吟罢,得意大笑。而王麻子亦非等闲之辈,见状即以宝塔诗回敬:

月下应答

明月高悬照九州——西瓜葫芦似绣球——梳篦虽在头不戴——虮虱难留显光溜——光头无发净无肉——球也无迹无痕迹。

二人吟罢皆觉势均力敌,各自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