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只在晚上吐
新手爸妈面对夜间哭闹的宝宝怎么办?
宝宝夜间哭闹,让新手爸妈倍感焦虑。面对这种情况,先不要慌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应对“夜哭郎”。
夜啼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当宝宝一到夜里就不安、阵阵啼哭时,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睡眠不足、影响发育,同时也会因为自己的睡眠不足而倍感疲惫。但宝宝哭闹是有原因的,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我们要考虑一些常见的后天因素:宝宝是不是饿了或吃得太饱?尿布是否需要更换?有没有受到突然的声响、光线等惊吓?被褥的触感及温度是否合适?宝宝是否身体不舒服,比如是否有疝气?
除了这些常见的后天因素,夜啼还可能与一些先天因素有关。根据中医的观点,寒、热、惊是主要病因。比如护理不当导致寒邪内侵,阴盛阳衰,就会出现夜啼。孕母饮食不节、小儿“胆小”、小儿消化能力尚未健全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夜啼。
在治疗上,中医外治法具有绿色、安全、简便、有效的优势,可使患儿免受针之苦。通过辨证寒热虚实,调整患儿机体功能状态,取得良好效果。临的治疗方法多样,如推拿配合涌泉位贴敷、推拿配合中内服等等。
面对宝宝的夜间哭闹,我们要从孩子的哭声中寻找真正的原因,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定时把尿、睡前不过分孩子,建立良好的生物钟。这样,“夜哭郎”也能变成“乖宝宝”。
“达医晓护”提醒大家,遇到宝宝哭闹时请保持冷静,了解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毕竟孩子的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