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蛋后期为什么要喷水
一月的某个时段,母亲从孵化场带回了二十五只绒毛般的小鸡,它们的活泼与可爱瞬间让家里充满了生机。小鸡的购买并非易事,价格不菲之外还需额外支付车费,这让母亲萌生了自家孵化的想法。自家有鸡蛋,何不自孵小鸡呢?随即母亲便着手准备。
准备工具如下:
1. 昔日所用的洗澡盆;
2. 电褥子;
3. 垫子、褥子各一;
4. 精选的鸡蛋五十枚;
5. 精确的水银温度计一支;
6. 温控器;
7. 塑料布。
我们精心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孵化装置。首先将小垫子置于澡盆中以防温度过快散失,随后将塑料筒一端扎紧后放置于垫上,倒入温水至水深约三四指。将温控器的探头固定于塑料外部,设定温度于38.3℃-38.5℃。制作完成后,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清洗过的鸡蛋放入其中,盖上褥子以确保其保温。
我从第四天开始便为小鸡翻蛋,每天早、中、晚以及睡前各翻一次。第七天开始照蛋时,我们挑选出了四个无精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持续翻蛋并在第十天调整了温度至38℃-38.3℃。第十四天再次调整至37.8℃-38℃。期间我们又通过照蛋发现了四个停止发育的鸡蛋。直到第十八天晚上才记得为它们喷水保湿。到了第二十一天,大部分鸡蛋开始孵化,我们调整了温度至37℃-37.2℃。最终成功孵化了三十九只健康的小鸡,孵化率为79%,虽然并不完美,但我们都感到非常欣慰。
通过这次孵化经历,我认识到种蛋的质量与孵化成功与否息息相关。温度的精准控制也是关键所在。不同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温度环境,前期温度可略高,后期随着种蛋自身,需适当调低温度。尤其在小鸡破壳的那几天,更需注意适时降温、增加新鲜空气,防止小鸡因缺氧而死亡。这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