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测量仪器有哪些


目前国产CAM软件中,精雕CAM的JDSoft SurfMill和千机智能CAM的UltraCAM,均采用开源OCC(CAD内核)技术,与中望3D和华天SINOVATION等软件齐名。

尽管国内软件与硬件技术间的沟通尚待加强,但精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外。

SurfMill作为北京精雕集团的核心产品,专为五轴精密加工设计。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它不仅支持高效五轴加工编程,还满足多种五轴测量编程需求。此软件实现了五轴加工全过程的工步管理,并提供了工艺开发的仿真模拟功能。它已广泛应用于模具零件和批量产品加工领域,注册量已超过15万。

精雕的生产体系与西门子生产架构相仿,其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国内软件不足之处在于多以硬件发展为先导,而后再进行软件补充,这导致平台化问题在硬件测试数据方面尤为突出。精雕在软硬结合方面做得相当出色。

精雕团队以实用理论为指导,先完善理论再指导实践。他们的涉猎范围广泛,不仅限于理论层面。软件开发不仅仅是再开发和包装那么简单。要避免走错路,明确视野是关键。

北京精雕的虚拟加工技术使五轴工艺开发得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用户可在软件中搭建虚拟制造平台,开发五轴加工工艺并进行风险预判与工艺优化。模拟加工与实际生产完全一致,确保加工路径的安全可靠性,从而提升五轴加工的“一次成功率”。

在机测量(OMI)技术是以机床为载体,借助相应的软硬件测量工具对工件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它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实现产品品质的实时管控,帮助提高生产品质和产品良率。SurfMill软件通过配合测量工具,实现了工件加工前后的形状、位置偏差测量及修正。

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计算,该软件帮助工程人员完成在机质检工作,解决了传统离线测量响应速度慢、等待时间长、上机返修难等问题。其测量补偿功能还能解决工件因装夹偏移或产品面变形导致的加工不准确问题。

将检测技术融入数控加工中即称为在机测量。通过系统部署及测头等硬件加装,CNC/EDM数控机床便具备了三坐标测量仪的功能。

如此,在加工过程中可随时对零件尺寸精度进行测量,下机前即可得知加工质量并进行程序补救。

离线测量是传统品质检测的主要方式,即将工件送至测量室通过三坐标等设备进行评测。但这种方式存在过程管控难、数字化程度低、响应速度慢、生产连续性差、等待时间长、上机返工难和投入资源多等问题。

相比之下,精雕的在机测量技术实现了制检合一,提升了测量的精度和及时性,大幅提高了生产连续性。该技术已成为数控加工行业的首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精雕的“在线测量补偿技术”,这是一种极高的技术水准,其加工精度之高犹如在鸡蛋上刻画,连头发丝的十分之一都能精确雕琢。这项技术仅由少数企业掌握,如北京精雕。

精雕自主研发的这项技术通过探针测量加工件,自动捕捉定位误差和轮廓误差信息。利用补偿技术对加工路径进行自动调整后,再由精雕机进行高速加工。

JDSoft SurfMill 9.5版本获得了德国PTB权威认证,其自动生成NC代码的检测模块也受到了高度评价。

在面对复杂多面加工的工件时,精雕在机测量技术通过集成算法为用户提供常用三坐标测量功能。这有助于解决因毛坯、成型工艺和装夹等因素导致的工件形状和位置偏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