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兄友弟恭


在潺潺的河流之滨,生长着茂盛的植物。那和谐的雎鸠鸟,正鸣叫着双翔。窈窕淑女,正是君子所追求的理想伴侣。

参差荇菜,左右轻轻摇动。窈窕淑女,她在我梦现,我渴望在梦中与她相遇。

求之不得,我在梦中思念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内心的思念如此深刻。

参差荇菜,我左右采摘。那窈窕的淑女啊,你是我的琴瑟知音。

荇菜茂盛,我左右留意采撷。窈窕淑女,你的出现如春风般温暖,你的欢乐是我钟鼓的乐章。

《诗经》中的名篇众多,而《关雎》作为开篇之作,其地位无可替代。原因有以下几点:

《关雎》的排名使其成为《诗经》的领头之作。《诗经》以《国风》为开端,而《周南》的首篇即为《关雎》,因此《关雎》名副其实地成为了《诗经》的第一篇。

《关雎》的名声远扬。从王侯将相到普通百姓,几乎人人都知道《关雎》。其名声之大,甚至在调戏妇女时也会提及。

《关雎》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孔子唯一点名评论的《诗经》作品。孔子对《诗经》有多处评价,而唯独对《关雎》,他老人家给予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价。

那么,《关雎》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探讨其主题。

(一)歌颂后妃之德

汉代及以前的人们多认为《关雎》是歌颂后妃之德的诗歌。他们认为诗中的女主人公品貌双全,夫妻关系融洽,是周文王夫人、周武王太姒的写照。这种解读的目的在于希望汉朝的后妃们能效仿古人的美德,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歌颂爱情

现代人普遍认为《关雎》是一首爱情诗。诗中描述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和追求,以及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这种解读更加贴近现代人的情感体验。

也有学者认为《关雎》并非爱情诗。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山教授就认为,《关雎》中的人称形式和器物、场合都不符合一般爱情诗的特点。他认为这首诗更多的是在描述夫妻关系,而非单纯的恋爱关系。

对于诗中的具体内容,如“雎鸠”、“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雎鸠”在这里是比喻恩爱夫妻的象征。

“窈窕淑女”指的是内外兼修、完美无瑕的理想配偶。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则是描述夫妻之间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

《关雎》这首诗不仅仅是歌颂婚姻美满,更是强调了婚姻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传宗接代还是巩固,婚姻都是不可或缺的。

《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其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艺术成就,更在于其传达出的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是歌颂后妃之德还是歌颂爱情和婚姻美满,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此,我们可以将《关雎》视为一首赞美婚姻、家庭和爱情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达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