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户外活动观察记录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的乐趣》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学会踩高跷,并保持身体平衡。
2. 通过踩高跷的活动,增强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对传统踩高跷活动的喜爱,以及锻炼身体的意识。
4. 激发幼儿热爱运动、挑战自我的积极态度。
活动准备:
高跷、小礼品若干,音乐设备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
1. 听指令进行队列队形变化,如听信号跑、走交替等。
2. 进行简单的热身游戏,如“跟我做相反”的游戏,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反应能力。
二、探索踩高跷。
1. 向幼儿介绍高跷,并请他们自由尝试踩高跷的感觉。
老师:“今天,我们要和一位特殊的朋友——高跷交朋友。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看看如何踩得更稳。”
2. 请部分走得稳的幼儿展示,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并发现动作要领。
老师点评并“要想踩得稳,关键是脚底中心要踩实高跷,双手拉直绳子,眼睛向前看。”
3. 幼儿再次尝试,老师巡回指导。
三、开展踩高跷游戏。
1. 介绍游戏“我是小小杂技演员”,并讲解玩法及规则。
幼儿分六路纵队站好,每组前方设置障碍(椅子),幼儿需踩高跷绕过障碍物后返回,将高跷传给下一位。若中途从高跷上掉下,应立即重新上高跷继续游戏。
2. 评选完成得又稳又快的幼儿为优秀杂技演员,并给予小礼品奖励。
3. 开展小组比赛,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
四、放松与反思环节。
1. 音乐起,幼儿自由在场地上放松身体,如腿、甩甩手等。
2. 老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活动过程,肯定幼儿的努力与表现。
3. 强调踩高跷的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活动反思(教师撰写):
本次大班体育活动“踩高跷的乐趣”旨在培养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对传统踩高跷活动的喜爱。通过热身、探索、游戏和反思等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挑战自我,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活动中,幼儿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适中,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小百科:踩高跷是一项富有传统特色的活动,通过简单的道具——高跷,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快乐。高跷的选材和制作都有讲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也是保证活动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