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龙入海引火归元什么意思


温潜法是中医临床适应症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源于内经、伤寒理论,经过扶阳学派的总结与提炼,已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该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因阳气失秘、浮散在外的元阳纳归原位的相关病症。温潜法运用极广,临床效果极佳,对于某些物的性也有新的诠释。其运用不仅局限于某一病种,如头痛、眩晕、失眠、口疮等均可运用此法治疗,具有引火归元、导龙入海的作用。在运用温潜法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阴阳的比例,以平为期,以达到阴阳平衡、病情痊愈的效果。

一、源流与发展

温潜法源远流长,从《内经》到郑钦安的扶阳学派,再到祝味菊的创立,历经千年的发展与实践。其理论基础为“阳密乃固”,即保护阳气,使其秘而不外泄。

二、临床应用

温潜法在临床各科均有广泛应用,如虚阳外越、阳浮于上、阳浮于外、阳陷于下之病症。具体病种包括失眠、口疮、惊悸怔忡、汗证、皮肤病、肾虚腰痛等。治疗方法以温阳潜降为主,辅以交通心肾、滋阴养血、行水化瘀等法。

三、物配伍与用量

温潜法中物的配伍与用量是关键。如封髓丹、潜阳丹等方剂中,黄柏与砂仁的配伍,量的增损需与症状的寒湿与阳浮的程度密切相关。龟板与龙骨的运用也需与症状相应,阴火重者宜用,寒湿甚者慎用。

四、注意事项

在运用温潜法时,需注意患者的舌脉,以分阴阳为主。要遵循“阳密阴密,阴阳平衡”的原则,调整阴阳的比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