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神针为什么叫金箍棒
金箍棒的由来:
金箍棒,又名如意金箍棒,原名为定海神针。它是大禹王为治理水患,在丈量海水时所使用的神器。
孙悟空如何获得金箍棒:
在《西游记》中,傲来国的花果山上有一块孕育天地灵气的石胞仙胎,经过风化,诞生了一只机智敏捷的石猴。石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了猴王。为寻求长生之术,猴王远渡重洋,在海外寻找名师。经过长时间的勤学苦练,猴王终于习得大能仙术。
在猴王重返花果山后,他发现混世魔王正在欺负小猴们。猴王凭借自身的修为,轻易击败了混世魔王。在花果山恢复宁静之后,猴王发现虽然自己武艺高强,却没有合适的兵器。于是在老猴的建议下,他决定去临近的东海龙宫寻找趁手的兵器。
在龙宫之中,老龙王先后拿出了巨叉和方天画戟,但猴王都觉得不够称手。在龙王的建议下,猴王尝试去拿东海中不知何时掉落的定海神针铁。这神铁极其沉重,重达万斤,如海底巨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猴王仅仅对定海神针说了几句话,它便缩小至绣花针大小,猴王轻松将之藏于耳中。
金箍棒之谜:
为何定海神针会被猴王轻易获得?为何东海龙王及其手下虾兵蟹将们无法撼动它?这其中存在一个谜团。
金箍棒解谜:
定海神针在猴王之前的主人只有大禹王一位。它在东海中沉寂多年,被众多生物垂涎,却始终无法得手。这说明定海神针具有灵性,能够择主。它的择主条件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大禹王身上找到答案。大禹王具有胆识、方法和担当。他面对洪水从未退缩,因势利导进行治水。而孙悟空同样具备这些特点,他面对困境勇往直前,为花果山的猴子猴孙除妖降魔。金箍棒选择了有胆识、有方法、有担当的孙悟空作为第二任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