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春节的溯源
古时的节日文化,反映了先人对大自然的神圣敬仰,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一系列祭祀仪式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了礼乐文明的深厚底蕴。
“年”字的由来
“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历法,《盘古王表》和《三命通会》中曾记载:“天皇氏开始制定干支名称,以确定年份的归属”。古人按照天地运行规律,确立了四季循环的起始点,“年”遂成为一整年的时间总称。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便是历法上的“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春节的起源
人们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确定了岁首。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干支历法的“立春”,当天空的“北斗星座”指向“寅”位时,万物萌发生机,天下尽显春色。故而产生了“春节”。
春节的由来有一个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名为“年”的怪物,有着长长的触角,面目凶恶。“年”常年栖居在海底深处,每逢除夕便会爬上岸,残害牲畜,危及人命。于是,每逢除夕,村里的居民都要逃到山里躲避,不论老少。某年除夕前夜,村外传来乞讨声,当村民们惊慌失措之时,只有一位老妇人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前往山中躲避“年”兽。老人笑着说道:“若能让我在除夕之夜留在你家,我定将送走‘年’兽”。老妇依旧劝说,请求老人笑而不语。半夜,“年”兽破门而入,却发现村中景象大异往年:老妇家门上贴着红色的纸,屋中灯火通明。“年”兽全身颤抖,惊疑不定。它靠近门侧,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年”兽惊恐万分,不敢再前进一步。原来,“年”兽最惧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老妇人的门大开,院内一位身着红袍的老人正笑吟吟地看着它。“年”兽受惊,转身仓皇逃窜。第二天是正月初一。躲在山中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村庄安然无恙。这时,老妇人才恍然大悟,急忙将乞讨老人的话语告知村民。这个故事很快传遍了周边村庄,人们得知了驱赶“年”兽的方法。
(客家传说自除夕起,家家户户贴上了红色的对联,燃放鞭炮;点燃家中灯火,守候新年。大年初一清晨,人们纷纷外出拜年问候。这种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又称农历的第一个月,也叫新年。它是中国最热闹、最隆重、最具特色的古代传统节日,是属于中国人民特有的节日。它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沿袭至今。春节一般指除夕和农历正月初一。但在民间,春节的传统内涵从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或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祭灶日”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春节的高潮。
春节的习俗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较为固定的节日风俗,其中不少流传至今。在传统春节期间,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迎新祭灶、除旧布新、祈福禳灾等内容。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在这一天的傍晚,人们会清理灶台,并将旧的灶神像焚烧,在大年初一清晨将新的灶神像贴上。此举寓意送旧迎新,需要摆放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祭品,并烧香、点烛、燃放爆竹。
民间祭灶源自古代拜火的习俗,祭灶在中国民间传承数千年,灶神信仰反映了中国百姓对“丰衣足食”梦想的追求。
扫尘
春节前夕“腊月二十四”,有“扫尘”(又称扫屋的习俗。民间谚语有云:“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意在“除旧布新”,其目的是将所有的晦气、厄运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会打扫屋舍,清洗器具,更换窗帘被褥,洒扫庭院,清除灰尘蛛网,疏通沟渠。到处洋溢着欢天喜地迎新春的热闹气氛。
接玉皇
古老的习俗认为,在“灶王爷”之后,玉皇大帝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凡巡视人间,考察人间善恶,定夺来年的福祸。民间有“迎玉皇大帝”的祭祀活动。这一天的生活起居要格外小心,力求表现良好,以博得玉帝的欢心,祈求来年的平安幸福。
除夕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在这天人们会贴门神、春联、倒贴“福”字、燃放鞭炮、团圆守岁、发拜年钱、祭祖等。除夕寓意着“旧岁已尽,新年将临”。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会扫除旧岁晦气,这是农历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这个时段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着遣送旧神、祈福禳灾。
春联
贴福字
备年货
年夜饭
吃饺子
吃汤圆
放鞭炮 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春节习俗:压岁钱

压岁钱
春节期间,长辈会给晚辈发放压岁钱,寓意着辟邪驱鬼,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长。

春节习俗: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
除夕夜,人们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然后守岁到凌晨,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表达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