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舞狮:南狮的魅力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舞狮,这一象征着驱邪避害的吉祥瑞兽,在中华大地上经久不衰,历代相传。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总少不了舞狮的身影,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在我的家乡广东,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邀请狮队前来表演,热闹非凡,锣鼓喧天,大人小孩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也正因如此,许多村庄都自发组建了狮队,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舞狮,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小猴子”们,舞起狮来却个个精神抖擞,虎虎生风。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中国舞狮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并逐渐演变出“北狮”和“南狮”两大流派。而我作为广东人,自然对南狮情有独钟。
与注重外形的北狮不同,南狮更讲究神韵,其特点是狮头上扎有一只角(据说这是为了避讳皇家御用的黄狮子舞,造型威猛粗犷,表演时“狮头”与“狮被”紧密相连,配合激昂的鼓乐和高难度的“采青”套路,令人叹为观止,热血沸腾,故而得名“醒狮”。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广东醒狮起源于南海县,其具体起源时间尚无定论,但普遍认为是由北狮演变而来,并在五代十国后随着中原人民南迁传入广东。
醒狮的多样魅力
醒狮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金狮(太狮、黑狮、红狮和彩狮,各具特色:
金狮地位尊贵,通常用于迎宾或重要场合,其他狮子需向其“三跪九叩”以示尊敬。金狮相遇则需互相“点睛”并跪拜,以狮头互换请帖后方可开始表演,可谓是“狮中之王”。
黑狮、红狮和彩狮则分别代表着张飞、关公和刘备,象征着不同的性格:黑狮威武凶猛,红狮沉稳凝重,彩狮则较为温和。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各地醒狮的造型也各不相同,例如:
南海的大头狮
鹤山县的鸭嘴狮
清远、英德的鸡公狮
雷州半岛的鹦雄狮
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图:鸭嘴狮
醒狮表演通常以一段南拳“开桩”作为开场,随后由两位演员扮演一头狮子进行表演,另一人则头戴“大头佛”面具,手执葵扇引导狮子登场。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醒狮音乐:鼓乐齐鸣
“鼓”是醒狮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配合锣、镲等乐器,共同营造出气势磅礴的音乐氛围。鼓声的节奏和强弱变化万千,与醒狮的動作和套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常见的鼓谱有三星鼓、五星鼓和七星鼓三种,其演奏技法和姿态都十分讲究。
有人说,即使只欣赏醒狮表演的鼓乐部分,也足以让人沉醉其中,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醒狮动作与套路:活灵活现
舞狮人的动作主要以南拳马步为主,而狮子的动作则栩栩如生,包括“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惟妙惟肖。
醒狮的套路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采青”,其过程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和故事性,堪称醒狮表演的精髓所在。其他常见套路还包括“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醒狮表演的流程一般为:出洞、下山、过桥、饮水、采青、醉睡、醉醒、上山、玩球、大头佛戏狮等等,环环相扣,精彩不断。
总而言之,醒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它那生动的表演形式、精湛的技艺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采青是醒狮表演的重头戏,包含"采高青"和"采地青"两个环节。"采地青"又细分为水青蟹青桥底青拆字青等。现代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醒狮表演不断融合创新,出现了难度系数极高的竞技性绝活,如"高桩狮""梅花桩狮""狮子走钢丝"等。这些套路丰富多样,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

广东醒狮七星鼓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