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怀不乱的典故


柳下惠“坐怀不乱”:历史佳话还是后世杜撰?

提到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免不了的话题。关于这个典故,历史上却流传着不同版本,其真实性也饱受争议。

其中一个版本来自元朝学者胡炳文的《纯正蒙求》。书中记载,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柳下惠在城门附近借宿。一位无家可归的美丽女子也前来投宿。柳下惠担心她冻坏身子,便让她坐在自己怀里,还脱下衣服给她披上御寒。两人整夜相安无事,并无任何逾矩之举。

元末陶宗仪的《辍耕录》也记载了类似故事:“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乱。”

还有一种说法称,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夏日,柳下惠拜访朋友后归家途中,为躲雨急匆匆跑进一座古庙。庙中,一位年轻女子正在赤身晾衣。柳下惠见状立即退出,并在庙外槐树下避雨。任凭女子如何邀请,他都坚辞回到庙中,直到雨停才离开。此后便有了“柳下惠坐怀(槐不乱”的故事。

坐怀不乱的典故

(柳下惠)

那么,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呢?

所有正史中都没有明确记载“坐怀不乱”的故事,它更像是历史传说。最早提及此事的是战国末年毛亨对《巷伯》的注释。经过一段时间的演绎和完善,到了元朝才有了更具体的记载。然而无论是《纯正蒙求》还是《辍耕录》,都只是引用了传说,并未注明出处。更何况,《纯正蒙求》本就是一本面向儿童的启蒙教材,旨在讲述历史人物的求学、处事、为人等故事。

假设“坐怀不乱”确有其事,是谁将此事公之于众的呢?

柳下惠本人应该不会这样做。尽管两人整夜无事,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还以拥抱的姿势取暖,传出去恐怕会损害女子清白。尤其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春秋时期,柳下惠作为一位有节操的人,更不可能宣扬此事。

那位女子也不太可能自毁清白,除非她不谙世事。

更何况,“坐怀不乱”本就难以证实,公开宣扬只会越描越黑。

既然当事双方都不可能外传此事,那么其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

坐怀不乱的典故

(坐怀不乱

当时情况下,柳下惠帮助女子御寒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办法,并非只有“坐怀”这一种选择。

例如,他可以外出借来御寒衣物,或者生一堆火,两人边烤火边聊天,既能驱散寒意,又能排解寂寞,何乐而不为?为何要选择“坐怀”这种易生尴尬且难以自持的方式呢?

我们不能因此怀疑柳下惠的高尚情操。如果他真的身处“坐怀”之境,相信以他的人品和定力,也一定能够做到“不乱”。

类似的故事在历史上也并非孤例。三国时期,曹操曾试图离间关羽,故意将刘备的夫人和关羽关押在同一房间。但关羽始终恪守礼仪,持刀立于门前,“秉烛待旦”。他坦荡的君子行为,就连曹操都深感佩服。

那么,为何“坐怀不乱”的传说会与柳下惠联系在一起呢?

这或许与柳下惠的为人有关。

坐怀不乱的典故

(孟子剧照

柳下惠,本名展获,谥号惠,春秋时期鲁国人,因封邑在柳下,故称柳下惠。他一生直道事人,品行高洁,为官刚正不阿,是世人景仰的道德楷模。

孔子称赞他是“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则盛赞其为“圣之和者也”,并将他与孔子、伯夷、尹伊并列为“四圣”。

《论语》记载:“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有人劝他离开鲁国,他却反问道:“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这段话的意思是,柳下惠在鲁国担任掌管刑狱的士师时,因为为人正直、秉公执法,难免得罪权贵,曾三次遭到罢黜。但他并不以此为意,认为只要坚持正道,无论在哪里为官都可能遭遇排挤,何必离开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呢?

柳下惠的“直道”精神,不仅体现了为官处事的高尚美德,更展现了他坚守的操守。这种品质与生俱来,流淌在他的血液中,不会随外部环境和自身地位的变化而改变。

正如孟子所言:“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也正因如此,孟子才会将柳下惠视为圣人。

当柳下惠被贴上圣人标签后,儒家思想便需要这样一位道德榜样来供后人学习和景仰。“坐怀不乱”的故事也应运而生。

(参考资料:《纯正蒙求》《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