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的意思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佛教、道教名句,朗朗上口,但对其深意却少有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解读这些名句背后的智慧吧。
名句解析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句出自佛教经典《心经》的名句可谓家喻户晓,但其真谛却常被误解。“色”并非指“女色”,而是指代“世间万物”。
《心经》是佛祖释伽牟尼弟子的课堂笔记,记录了佛陀对弟子舍利子的教诲。其中,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句,道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皆是空虚、无常,人的感知、思想、行为也同样虚幻不实。
虽然“色”并非指“女色”,但从佛教教义来看,两者都如梦幻泡影,并无分别。佛教认为,执着于美色是“无明”,看不清世间真相。学佛就是要看破虚妄,达到视美色如泥土的境界。
名句解析二: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简而言之,宇宙的真理无法用语言文字完全描述。语言文字具有局限性,会扭曲真理的本质。同理,我们也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定义任何事物。
例如,我们说“太阳从东边升起”,但这只是地球自转造成的错觉,而非宇宙的真相。再例如,“椅子是用来坐的”,但椅子也可以有其他用途。语言文字对事物做出的定义,都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名句解析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禅宗六祖惠能之口,阐述了万法皆空的佛家哲理。
广东韶关南华寺保存的六祖惠能真身
大伙儿应该都很熟悉惠能这首诗了,其实不少人对于它的含义却不太明白:它到底表达了啥意思呢?
其实,这首诗的背后,隐藏着完整的一个历史故事:
当时有一位得道高僧,法号叫“神秀”,他写了一首诗,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的意思是:“我们出家僧人的身体,就好比昔日佛祖成佛的那棵菩提树,我们出家僧人的心,就好比是一面光亮的镜台,尘世太肮脏,常常有各种杂念,玷污菩提树和镜台,所以我们出家人啊,要随时随地,注意排除尘世各种杂念对我们思想的侵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专心致志地修行,早日成佛。”
惠能认为,神秀的诗表明他修行的功力还很浅薄,没有透彻领悟佛教的真谛,所以惠能写了一首诗来评点神秀的诗,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的意思是:“昔日佛祖成佛的那棵菩提树,本就是虚幻的,光亮的镜台,也是虚幻的,整个世界的本源,都是虚幻的,世间万物,都是幻象,都是人们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一无所有,不存在任何地方会被尘埃玷污的可能性,因为尘埃本身,也是虚幻的,我们真正的出家人,根本无须担心所谓尘世杂念会玷污我们的思想,只要我们牢记:尘世也是虚幻的,那就能专心修行。”
这就是惠能这首出名的诗歌的含义。
打个比方,神秀看到一个美女,他依然会怦然心动,但他知道要及时提醒自己:不能心动,要注重修行。但是惠能看到一个美女,就如同见到一堆烂泥一般,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惠能对事物的本质看得更加透彻,比神秀高出了几个境界,所以惠能更加厉害。
惠能的这首诗,广为流传,一千多年以来,启发了无数的出家人,惠能能够成为禅宗一代宗师,绝非浪得虚名。
名句详解四
般若波罗蜜
我们中国人对于“般若波罗蜜”这句话,也非常熟悉,很多人也不能解释它的真正含义。
答案如下:
“般若波罗蜜”其实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句话完全是梵语音译,用拉丁文写的话是这样:Mahā-Prajñā-pāramitā,读作“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其中:
摩诃:是“大”的意思。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
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的意思。
所谓“到达彼岸”,说穿了,就是佛教所说的“解脱”、“悟道”、“成佛”的意思。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修行最高的智慧,抵达解脱悟道的彼岸”,是这个意思。
再翻译得通俗一点,就是说:“通过改变世界观,把自己的脑袋彻底洗一遍,从此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名句详解五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句很著名的语句,出自《金刚经》。
《金刚经》是什么玩意儿?
佛经记载,《金刚经》记录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给他一位名叫“须菩提”的弟子讲课的内容,简单来说,是一本讲义,课堂笔记,包含课堂问答。简单通俗地说,就是这么回事。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翻译成中文,是这个意思:“你在世界上看到的一切随着因缘而生灭的事物,都是梦幻,都是泡影,都是不真实的,就像露珠一样,也像闪电一样,因为因缘而瞬间聚集产生,然后很快消散消失无踪,你这样去理解你所看到的一切,那就对了。”
佛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赚了2000万,花了一辈子花完1000万,留给儿子1000万,你认为你留给儿子1000万,但其实这是一个梦幻,是一个泡影,一滴露珠,一道闪电,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假设你没有留下1000万,儿子艰苦奋斗,靠他自己,也能赚1000万。相反,你给了儿子1000万,他反而失去斗志,没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就守着你这1000万,而且往往还投资理财亏光了,所以你留1000万和没留1000万,往往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
当然了,这种事虽然常见,但也不绝对准确,这个例子举得可能不够恰当,但是足以说明佛祖给世人讲的这个道理。
名句详解六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大家也很熟悉,它也出自《金刚经》,原文是这样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翻译成现代中文,是这个意思:“你在世间看到的一切事物的样子,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幻像,都是虚幻的,都是人想象出来的,如果你修炼到无论看到什么,都会下意识地自我提醒:这是幻象。那么,恭喜你,你离真理不远了。”
佛祖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请注意,理性探讨异性吸引和两性关系是有益的,但将所有异性吸引归因于原始冲动是不公平且不准确的。请尝试使用更中立和尊重性的语言。
经过修改后:
举例说啊,你遇到一个让你心动的异性,你可能会思考:他们具有吸引你注意力的特质,可能是外表、性格或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如果你感觉自己被这些特质吸引,这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些感觉是基于个人偏好的,并且对于什么是吸引力并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但如果你认识一个异性,你立即想到:他们是一个由自然塑造的复杂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观点。他们不应该被视为一个满足你欲望的对象,而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