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新奇的意思
送别诗的新高度:韩翃《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赏析
送别,是古典诗词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人生聚散本无常,每个人对此都有着深刻的体会。也正因如此,诗人们将真挚的情感融入其中,读者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即使同类题材的作品数不胜数,才子们依然能推陈出新,写出别样精彩。
送别诗的写法多种多样,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则温情脉脉。诗中常用的意象也极其丰富,折柳寄情、举杯抒怀,都承载着浓浓的离别之意。
为了达到更精妙的艺术效果,诗人们还会运用对比、反衬、移情、想象等创作技巧。唐代诗人韩翃的七律《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就以其构思新奇、技法高超,将送别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中唐 · 韩翃
都门霁后不飞尘,草色萋萋满路春。
双兔坡东千室吏,三鸦水上一归人。
愁眠客舍衣香满,走渡河桥马汗新。
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
韩翃,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早年仕途不顺,后因一首《寒食》诗名声大噪,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仕途开始青云直上。诗题中的“襄垣王君”,指的是家住山西襄垣的王姓友人,“君”是对朋友的尊称。
这位友人因故被免去官职,即将回到河南南阳的别墅,那里有他的妻儿在等待着他。诗人得知友人心情低落,便前去安慰,并赋诗一首,以表达深厚的情谊。
诗歌开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都门霁后不飞尘,草色萋萋满路春。” 雨后初霁的京城,空气清新,一尘不染,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春色。如此美好的春光,本应是携手游玩、吟诗作赋的好时机,然而友人却心事重重,无心欣赏,只想早日归家。
难道诗人不懂得友人的悲伤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他正是因为理解朋友心中的惆怅和落寞,才特意前来送别。诗中之所以用明媚的春景来反衬友人落寞的心情,正是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作者将春景描绘得越是美好,就越能反衬出友人心中的悲愁。
颔联承接上文,继续抒发着淡淡的忧愁:“双兔坡东千室吏,三鸦水上一归人。” 双兔坡是友人回乡途中会经过的地方,那里住着许多掌管千户的小官吏;而王君则形单影只,在三鸦水畔孤独地跋涉于山川之间。
虽然时隔千年,我们已经无法得知王君回家的具体路线,诗人的描述也未必完全准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作者的用意。“千室吏”与“一归人”形成鲜明对比,含蓄地表达出友人的孤独和落寞。对于一个被罢黜的官员来说,看到那些春风得意的小吏,心中难免五味杂陈。
颈联是诗人的想象。一路上春光烂漫,野花盛开,尽管王君无心欣赏,但衣襟上还是沾染了花香。他急于赶路,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直到晚上投宿时,心情烦闷,难以入眠,才闻到衣服上散发出的阵阵花香。
王君归心似箭,一路策马疾驰。他的马儿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思,奋力奔跑,汗流浃背。直到过桥时稍作停留,王君才发现马儿已经汗流如注,还以为是刚刚出的汗。这两句描写生动形象,仿佛诗人亲眼所见,也让读者身临其境。
结尾两句更是妙笔生花:“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 古人认为“蟢”(一种蜘蛛与“喜”谐音,所以如果看到蟢子,就预示着将有喜事临门。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王君回家后妻儿的喜悦之情,而是 imaginarily 描绘了他的妻子看到罗巾上爬着一只蟢子。
她不禁猜想,是不是丈夫快要回家了?于是,她便时常走出家门,眺望远方,期盼着与丈夫早日团聚。“比来”,是近来的意思。作者用妻子盼望丈夫归来的喜悦心情,来反衬友人被贬官的失意,构思新颖独特。全诗技法高超,将一首送别诗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