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


从“形而上学”到“哲学”:一场跨越东西方的探寻之旅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你是否好奇过“形而上学”和“哲学”的区别?这两个词常常被交替使用,却又似乎指向不同的领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一场探索之旅,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形而上者谓之道

在日常生活中,“形而上学”常被用来形容一种脱离实际、空洞的思维方式。但从哲学角度来看,“形而上学”却代表着一种探寻世界本质的思辨体系,它超越了感官经验,试图用理性去理解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终极问题。

那么,“形而上学”这个词究竟从何而来呢?

追根溯源,它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密不可分。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有一部探讨事物本质、灵魂、意志自由等问题的著作,被后人整理成册,并命名为《物理学之后诸卷》(Metaphysic。“Metaphysic”中的“meta”意为“之后、超越、基础”,因此也被解读为“超物理科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

为什么要放在“物理学之后”呢?因为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哲学”并非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对所有知识的统称。而《物理学之后诸卷》所探讨的内容既非物理,也非政治或艺术,而是关于“存在”本身的思考,是亚里士多德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后人将它置于“物理学之后”,并冠以“meta”作为区分,称之为“Metaphysic”, 也叫做“第一哲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

那么,“Metaphysic”又是如何演变成“形而上学”的呢?

这要归功于晚清学者严复和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的翻译。严复最初将“Metaphysic”译为“玄学”,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井上哲次郎则借用《易经·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Metaphysic”翻译为“形而上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

虽然“形而上学”的译法看似生涩,但却更贴近学术研究,也更容易被大众理解,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概念。

说了这么多,“形而上学”究竟研究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关注的是那些关于世界本源、知识本质、人生意义等终极问题。

亚里士多德将当时的“知识”或“哲学”分为三类: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和艺术。“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研究的是那些构成所有知识和学科的共同前提,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

1. 宇宙论/本体论: 探讨天地万物的起源和本质;

2. 知识论: 研究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和方法;

3. 人生哲学: 思考人生在世的意义和行为准则;

4. 教育哲学: 探讨如何获得知识、思想以及如何行善去恶。

形而上者谓之道

从古希腊先贤的思辨到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翻译, “形而上学”和“哲学”一路走来,承载着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不断追问。它们或许没有标准答案,却引领我们不断思考,在探索中走向更广阔的思想天地。

从“存在”之问,走近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

在探寻哲学奥秘的旅程中,我们常常思考如“社会应该如何组织管理” (政治哲学),“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宗教哲学) 等宏大命题。而对亚里士多德而言,一切哲学思考都源于对“存在”的追问。

那么,“存在”究竟是指什么呢?

在我们描述一个事物时,比如“小明性格开朗”,“小美热爱音乐”,这些都属于对具体现象的描述,是“第二哲学”的研究范畴。而在进行这些描述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人”是什么,只有先理解了“人”这个“存在”,才能进一步探究每个个体的特性。“第一哲学”便是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将“存在”划分为两种类型:

形而上者谓之道

第一类是“偶性”,即偶然的、非本质的属性。例如,苹果的红色,天鹅的白色,这些颜色只是特定事物具有的偶然特征,并非所有苹果都是红色,也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色,因此不能代表事物的本质。

第二类是“范畴”,即必然的、本质的属性。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十个“范畴”来阐释事物的本质属性,分别是: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态、动作、遭受。其中,“实体”是最为核心的范畴,因为它是一切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石。换言之,其他九个范畴都是用来描述“实体”的属性。例如,数量描述的是实体的数量属性,地点描述的是实体的空间属性,等等。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也被称为“实体哲学”。

那么,“实体”究竟是什么?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探讨中为您揭晓。

如果您对本次的哲学探索之旅感到意犹未尽,欢迎关注“小播读书”,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也欢迎您将文章分享给朋友,一起踏上智慧的旅程!

参考书目:

《哲学与人生》

《哲学100问》

《西方哲学简史》

《古希腊哲学的故事》

《中国哲学史大纲》